大型科技公司對“安全感”的追求,復刻了當年大型汽車企業的承諾
作者:BethanyCrystal 2025年11月4日
大型科技公司的大規模失業潮
上周,亞馬遜宣布了新一輪大規模裁員計劃,一夜之間導致3萬人失業。而就在一個月前,Axios新聞網報道了一份參議院民主黨人的報告,該報告指出,未來十年,人工智能可能會導致多達1億個工作崗位消失。
1億個崗位。
很明顯,5年或10年后的勞動力市場,將與現在截然不同。遺憾的是,裁員正是這場轉型的第一步。
我本人雖未經歷過裁員,但職業生涯早期曾在經歷過裁員的(媒體)公司工作過。此外,上一輪大規模勞動力危機——“大衰退”期間的景象,我也有親身見聞:我父親在福特汽車公司工作了30年,卻在2008年汽車行業崩盤時失去了工作。
事實證明,2023年以來各大科技公司的裁員模式(無論是節奏還是規模),與“大衰退”前夕汽車行業的裁員情況驚人地相似。
在這兩個案例中,裁員不僅推高了失業率,還讓經驗豐富的職場人重新涌入就業市場——其中許多人已經有十年甚至更久沒有找過新工作了。這與零工經濟、自由職業或初創企業領域的“人員流動”截然不同:在那些領域,人們入職時就清楚風險,也默認“波動性”是行業常態。
我想弄清楚兩者的相似程度究竟有多高,于是花了一個上午梳理數據。以下是我的發現。
科技行業之前,底特律曾經歷過這一切
2005年6月至2009年2月期間,七家大型汽車企業累計裁員16.61萬人。這些企業包括:寶馬(BMW)、克萊斯勒(Chrysler)、戴姆勒-克萊斯勒(Daimler-Chrysler)、福特汽車公司(FordMotorCompany)、通用汽車(GeneralMotors)、日產(Nissan)和大眾(Volkswagen)。顯然,那段時間內的裁員遠不止這些,但我只聚焦了規模最大的幾次裁員事件。
![]()
硅谷的“調整時刻”
2023年以來,九家大型科技公司的裁員規模,已與“大衰退”期間汽車行業的失業影響相當。這九家公司分別是:亞馬遜(Amazon)、思科(Cisco)、戴爾(Dell)、谷歌(Google)、IBM、英特爾(Intel)、Meta、微軟(Microsoft)和Salesforce(賽富時)。
2023年至今,這九家大型科技公司累計導致17.18萬人失業。以下是過去幾年間,僅這幾家公司發生的重大裁員事件。
![]()
由于失業規模給人的感覺極為相似,我還想對比兩者的時間線。下圖追蹤了兩個行業的累計裁員人數,統計起點均為各自首次發生重大裁員事件的時間。
![]()
正如你所見,大型科技公司達到相同裁員規模的速度更快。在首次重大裁員事件發生后的約1000天里,科技公司的裁員人數比2009年危機前汽車企業的裁員人數多了50%。
現在該何去何從?
從很多方面來看,這份分析并不完美。
顯然,如今的裁員并不局限于行業巨頭。初創企業和小型科技公司也在縮減規模,其他行業同樣面臨裁員壓力——從咨詢業、零售業,到郵政服務業,無一幸免。
我之所以選擇只聚焦大型科技公司與大型汽車企業的影響對比,是因為我好奇所謂的“職場人”失業人數究竟有多少。在這兩個行業中,這些行業巨頭都曾對員工許下重磅承諾:豐厚的薪酬福利、完善的醫療保障,以及穩定的薪水。
對于任何父母在密歇根州長大的人(比如我)來說,曾幾何時,在汽車行業工作就等同于“穩定”的代名詞。而對于任何在互聯網繁榮時期成長起來的人(我也屬于這一代)來說,在谷歌、微軟或亞馬遜工作,也能帶來同樣的安全感。我見過很多朋友從充滿不確定性的初創企業,轉向這些科技巨頭尋求穩定,然后一待就是5年、10年,甚至15年。
問題在于,待得越久,就越難離開。這也是我父親在福特工作數十年后,難以找到新工作的原因。而如今科技行業的裁員,給就業市場帶來了一種新的復雜性:問題不僅在于更多人開始找工作,更在于這些失業者當初是主動選擇了穩定而非風險。現在,他們卻需要重新學習如何適應人工智能時代,并培養新技能。這對任何人來說都不容易,尤其當一個人已經很久沒有接觸新知識時,難度更是加倍。
或許,這正是定義“現代職場人”的關鍵所在。如今的職場不再看重對某一家公司的長期忠誠,而是看重即便在世界不再獎勵“忠誠”之后,依然保持學習的能力。我父親那一代人相信,安全感源于“穩定待在原地”;而我們這一代人似乎正在明白,安全感源于“保持好奇心”。
對于那些陷入最新一輪裁員潮的人來說,這份好奇心或許會成為他們最寶貴的資產——就像一束微小的火花,為他們照亮前路,指引他們轉向未來的新方向。
本文編譯自substack,原文作者Bethany Crystal
https://bethanythebuilder.substack.com/p/what-todays-tech-layoffs-mean-for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