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強是我發小,去年工廠裁員被優化后,他蹲在出租屋啃了三天泡面。
起初他擺過地攤賣襪子,結果被城管追著跑;試過送外賣,可電動車半路爆胎摔得膝蓋血肉模糊;最慘的是跟風做社區團購,壓了三萬塊貨在倉庫,最后只能當廢品賣。
那天他蹲在巷口抽悶煙,我拍他肩膀:“總不能就這么認命吧?”
他抬頭苦笑:“你說我這種沒學歷沒手藝的,還能干啥?”
我指了指巷尾王叔的叉燒檔——那家開了二十年的老鋪,每天傍晚六點準時飄出蜜香,排隊長龍能繞三個巷口。
失業不要急,這3個生意太好賺了,就算不上班,也能買車買房。
一:秘制叉燒
王叔的叉燒檔能火二十年,全靠“三絕”:選肉絕、腌制絕、火候絕。
選肉要挑豬梅頭肉,肥瘦相間如霜降牛肉,這樣的肉烤出來才嫩而不柴。腌制時用紅腐乳汁打底,加蜂蜜、汾酒、五香粉,用手揉進肉里,腌足十二小時。
烤制更講究,先用猛火鎖住肉汁,再轉文火慢烤,最后刷麥芽糖漿上色,出爐時外焦里嫩,咬一口肉汁在嘴里炸開。
銷售話術要接地氣:“阿姐,這叉燒今天剛出爐,您聞聞這香味,比隔壁的甜三個度!小孩吃補鈣長個,老公吃下酒解饞,您切半斤回去,保證全家搶著吃!”
要是遇到猶豫的顧客,立刻補一句:“您看這肉紋,都是當天現切的新鮮貨,您要是覺得不好吃,隨時回來找我退錢!”
操作細節要摳死:早上五點去菜市場搶梅頭肉,回來立刻用廚房紙吸干血水;腌制時戴手套揉夠五分鐘,讓調料完全滲透;烤爐溫度控制在220度,每五分鐘翻一次面,最后三分鐘要守在爐邊盯著,糖漿一冒泡立刻出爐。
二:秘制叉燒
別看都是叉燒,王叔的徒弟小李另辟蹊徑,把叉燒做成了社區團購爆款。
他每天在小區業主群發九宮格照片:剛出爐的叉燒泛著琥珀色光澤,切開的肉片里夾著蜜汁,配文“今日特供:秘制叉燒,一斤送酸梅醬”。
下單的業主提前在群里接龍,小李按人數切好,用保溫箱裝著送到小區門口。
他的銷售話術更絕:“張姐,您上次買的叉燒,孩子吃完說比肯德基的烤雞還好吃!今天給您留了塊帶脆骨的,烤得焦香焦香的,配粥配飯都是一絕!”
要是遇到新顧客,他會說:“您先買半斤試試,要是覺得不好吃,下回我請您吃!”
操作上要抓住社區痛點:老人小孩愛吃甜口,年輕人愛配啤酒,所以腌制時多加一勺蜂蜜;配送要選傍晚五點,正是家家戶戶做飯的時間;售后要貼心,顧客反饋咸了淡了,立刻調整下次的腌制比例。
三:芋頭飯
巷尾陳嬸的芋頭飯檔,從她婆婆手里傳下來,已經養活三代人。
這鍋飯的秘訣在“三泡”:糯米泡三小時,芋頭泡鹽水去澀,五花肉泡料酒去腥。煮的時候先炒香五花肉丁,加芋頭塊炒出香味,再下糯米翻炒,最后加雞湯燜煮四十分鐘。
出鍋時撒蔥花,再澆一勺豬油,香得能勾走魂。
銷售話術要帶點故事感:“阿婆說,這鍋飯是她婆婆傳下來的,當年在碼頭賣飯,船工們下船第一件事就是沖過來買。您看這芋頭,都是我早上現削的,粉粉糯糯的,配著飯吃剛好解膩!”
要是遇到帶孩子的主婦,就補一句:“這飯不辣,小孩吃了不咳嗽,比吃零食強多啦!”
操作細節要嚴苛:糯米必須用圓粒的,吸水性好;芋頭要選荔浦的,粉度高;煮飯的鍋要用砂鍋,保溫效果好;火候要分三段:先大火煮開,轉中火燜二十分鐘,最后小火收汁。
實操指南:從零開始的賺錢路徑。
第一步,先找靠譜的供應鏈:叉燒的梅頭肉要去批發市場找固定攤位,芋頭要去菜市場找老農,每天凌晨五點去能拿到最新鮮的貨。
第二步,練手藝:叉燒要反復烤十次以上才能掌握火候,芋頭飯要煮夠二十鍋才能調出最香的豬油比例。
第三步,選位置:叉燒檔要選在菜市場門口或者小區入口,人流量大;芋頭飯檔要選在學校門口或者寫字樓附近,方便上班族和學生。
第四步,做宣傳:印傳單要寫“現切現烤,不好吃不要錢”,發傳單要挑早晚高峰,見人就遞。
阿強現在常說:“賺錢不是靠運氣,是靠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這三個生意為什么好賺?
因為它們都是“剛需+高頻+高毛利”的組合——叉燒是家庭餐桌的硬菜,芋頭飯是打工人的一頓飽飯,每天都要賣,每天都能賺。
更重要的是,它們不需要高學歷,不需要大本錢,只要肯下功夫練手藝,肯彎腰做服務,就能在煙火氣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生路。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失業不是終點,而是重新出發的起點。選一個能養活自己的小生意,把它做到極致,你也能買車買房,活出自己的精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