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光背后的焦慮
即便是全球排名第一的航空公司,如今過得也不輕松。
據Cirium數據,2025年,全球航班量最多的航空公司是美國航空(AA),全年預計執行 226萬多架次航班,比去年多了近9萬架次。這一數字,幾乎是我國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司起降架次的總和。
但就是這樣的“全球航班王”,最近也開始裁員了。
據彭博社消息,美國航空即將解雇數百名公司雇員,涉及范圍主要是在其位于德克薩斯州沃思堡的總部。這是該公司最新的成本削減行動,最近美國航空公布第三季度凈虧損 1.14億美元,而競爭對手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同期都實現了盈利。
航空業內人士 JonNYC 也在X上分享了該消息。一位航空公司發言人后來向AirlineGeeks證實了裁員的消息。
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正在對管理和支持人員團隊進行小規模裁員,以適應我們目前的工作安排。這些職位主要在沃斯堡總部,將幫助我們優化業績,并在整個組織中變得更加高效。我們仍然專注于繼續投資于支持美國航空長期業務目標的領域,這些有針對性的投資將經過深思熟慮,讓公司能夠繼續取得成功。”
不過,發言人并未透露裁員規模和范圍的具體數字。
彭博社報道,這家航空公司最新一輪裁員將影響中層管理人員和支持人員。包括財務、IT和通信在內的幾個部門將出現裁員。
美聯社報道稱,包括美國航空在內的多家航司在疫情后積極招募員工,以應對旅客回歸后激增的出行需求。但在今年早些時候,隨著更大范圍的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民航旅行的需求開始放緩,促使美國主要航空公司削減航班計劃,并調整或撤回了全年利潤預期。美國西南航空在今年早些時候也宣布將裁員。
不僅是美國航司,連歐洲最大的航司漢莎航空,近期也宣布裁員計劃,他們計劃到2030年削減約4000個崗位,占現有員工總數的4%。
漢莎這次主要動刀的,同樣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辦公室崗位。
過去兩三年,人工智能在辦公場景中的滲透速度驚人。那些流程化、重復性高、創造性不足的工作,正被自動化工具快速取代。咨詢行業早在財務報銷環節中就引入了 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系統,而如今,AI 的加入正在進一步加速這一趨勢。
航空專家于占福認為,AI 對民航及其他行業的辦公室崗位沖擊具有共性。凡是高重復、低創造、流程化的工作,大概率都會被 AI 逐步替代。
民航專家李瀚明以航司舉例,過去管理200條航線需要200名經理,因為每條航線都要寫總結、做匯報。現在,有了AI,一個經理能同時管理5條航線,需要的崗位自然會大幅減少。
裁員背后,其實是整個行業的結構性調整。AI讓航空公司更高效,卻也讓那些看似穩定的崗位變得脆弱。
未來幾年,飛得更高的,不一定是飛機。也許,是那些會用AI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