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琨畢業于北京大學,之后在中國科學院獲得碩士學位,后來加入了美國國籍,他曾經在高通公司工作,還拿到過最佳技術獎,2011年的時候,華為海思用600萬的年薪把他招進來,給了他21級的職位,這個級別離最高只差一級,他負責一個Wi-Fi 6芯片項目,花了三年時間,投入了十個億,整個項目的核心密碼就掌握在張琨手里,和他一起做這個項目的還有13個人,其中一個叫劉某,是從清華大學退學的,后來憑自己能力進入華為,成了內部接應的人。
這些人不是偷偷一個人做事,而是組成了一個隱藏的團隊,2021年2月,張琨從華為離職后,就在南京成立了一家公司叫尊湃通訊,其余九名還在華為的員工,利用工作便利分批竊取了芯片圖紙,采用截屏、通過內部網絡傳輸文件等常用手段,其中兩名高管白天在華為上班,晚上去尊湃工作,還使用了假名字,他們把華為的代碼偽裝成開源項目發布出去,再自行下載回來,假裝代碼是自己編寫的,整個過程處理得很干凈。
錢來得很快,也燒得特別猛,2021年5月高榕資本投了一億多天使輪資金,第二年小米和湖杉資本又追加了好幾億投資,到2023年初A輪融資也順利完成,兩年里累計融資超過三億元,公司估值沖上十億規模,張琨還公開表示他們的研發速度比華為快百分之三十,這句話一出口,就像把自己放在火上烤一樣,華為方面其實早就注意到他們了,只是暫時沒有行動。
2023年4月,華為買來尊湃通訊的芯片樣品,拆開分析后發現,其中四十項關鍵技術指標與華為自主研發的技術相似度超過九成,華為掌握確鑿證據后立即向警方報案,上海和江蘇兩地警方同步展開行動,依法查封七臺服務器并凍結相關賬戶資金九千五百萬元,警方在調查尊湃高管張琨的電腦時還發現,張琨持有美國國籍且曾就職于高通公司,值得關注的是,就在這起侵權案件發生期間,高通公司突然解散了其位于上海的WiFi-7技術研發中心,但未對外說明具體原因。
2025年7月28日,法院作出判決,張琨被判處六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三百萬元,同時五年內禁止從事芯片行業,在涉案的十三人中,四人被判處實刑,九人適用緩刑,累計罰款總額達到一千三百五十萬元,尊湃公司因此事宣告解散,所有侵權材料均被銷毀,投資方迅速發布聲明試圖撇清關系,投入資金基本無法收回,相關人士對此事保持沉默,避免引發額外麻煩。
張琨團隊離開華為的原因不是工資低,而是在2020年美國禁令最艱難的時刻選擇自立門戶,他們覺得自身能力足夠獨立創業,將公司視作跳板。清華勸退的劉某能夠重新崛起,說明他有實力但不愿受約束,這種心態正好被張琨利用,成為從內部爭取他的關鍵因素。
我總覺得技術人才容易把自己當成不可替代的人,可一旦把公司當作工具,把工作成果看作私人財產,這些人遲早會吃虧,資本也一樣,看到幾個高學歷有背景的人湊在一起,就急著投資砸錢,完全不管這些人有沒有道德底線,結果就是資金燒完了,項目失敗了,名聲也搞臭了,現在張琨在坐牢,那些投資人只能自己承擔損失。
技術能夠復制出來,但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難找回來。華為公司花費十年時間培養的人才,突然選擇背叛,這不僅讓公司損失金錢,還動搖了整個團隊的信心。尊湃公司的那些人以為靠著包裝和話術就能欺騙所有人,結果連最基本的原創技術都沒有做到,技術這件事終究不是靠耍嘴皮子就能蒙混過關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