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工網)
面對許多職工家庭“上班顧不上老,下班顧不上小”的普遍焦慮,甘肅省高臺縣總工會精準破題,創新推出以“一老一小”為核心的“雙齡共護”全周期服務模式,將民生痛點轉化為工會服務的全面升級。
高臺縣總工會瞄準養老照料缺專業、假期托管缺場地、精神關愛缺載體、護理人才缺通道的“問題清單”,建立“工會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推進機制,打造出“群眾點單、工會派單、社會組織接單、職工評單”的閉環服務模式,通過“四季恒溫·暖心助老”“假期無憂·愛心育小”“銀發賦能·用心呵護”“攜手同進·凝心聚力”四大創新工程,讓服務供給與職工需求精準匹配。
“四季恒溫”,讓銀齡安享幸福。工會打造“春診、夏護、秋養、冬慰”的四季節氣式愛老服務包,春季健康義診、夏季防暑降溫、秋季文化養老,冬季專項慰問。同時,依托“縣—鎮—社區”三級服務陣地,年均開展活動30余場,打造了“四季恒溫”的“15分鐘銀齡幸福圈”。
![]()
“假期無憂”,讓職工安心托付。工會整合社區、幼兒園、培訓機構等資源,織就一張“社園家”三位一體的托管網。課程設置突出“五育并舉”,融入非遺、科普、紅色教育等地方特色,實現了“托得住、管得好、育得優”。目前,已累計開辦托管班60余期,服務職工子女1500人次,家長滿意率高達98%,“工會帶娃”成為高臺職工安心的選擇。
“銀發賦能”,讓專業贏得尊重。 為解決養老人才短缺問題,工會將養老護理員技能競賽納入全縣總體規劃,構建“訓賽一體”人才孵化鏈。參賽人數逐年攀升,形成了“以賽促訓、以訓提能、以能優服”的良性循環。此外,“銀齡導師團”的“傳幫帶”,正推動著全縣養老服務向精細化、品質化邁進。
“攜手同進”,讓微光匯聚成炬。搭建協同平臺,組建職工先鋒志愿服務隊,吸引了70余名注冊志愿者常態入駐。通過“節日+日常”雙軌敬老模式和“物質+精神”雙維愛幼行動,累計開展服務百余場,服務“一老一小”1.3萬人次。
“雙齡共護”體系不僅樹立了工會服務的新標桿,更用一條環環相扣的“服務鏈”,成功撬動了基層社會治理的“大格局”。在民生層面,職工幸福指數穩步攀升,切實化解了后顧之憂,讓他們能更安心地投入工作。在組織層面,一支“懂政策、善鏈接、會運營”的專業化工會隊伍得到鍛造。在社會層面,項目已累計撬動社會資金200余萬元,構建起多元共治新格局。(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康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