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時期,是誰挽救了瀕臨滅族的漢民族?請記住我們的英雄!
問一句,漢人怎么沒像羅馬那樣散掉,這事不靠口號,翻翻那段事就懂,很多人手里沒多少籌碼,明白硬碰會折,可還是不愿把路讓開,不認命這四個字,拎著就走了很遠。
史書叫“五胡亂華”,聽著像游戲服務器,其實就是北邊幾家來輪班打,匈奴鮮卑羯氐羌,黃河這線往北,被占著,被管著,西晉塌了,中原分塊,旗號亂飛,城里雕梁畫棟還在,下面換了人,市集照擺,稅再交給另外的人,漢人這邊,能保命先保命,扛不住就過江,行李背著,族譜夾懷里,字不丟,禮不散,家法還在,這根子拽著不松。
你拿羅馬對著看也清楚,西部那邊,被哥特汪達爾倫巴第輪番壓著走,城墻還在,權印沒了,地中海邊上又立了幾塊新牌子,舊的那一套官名散了,拉丁話往各地變,住在老城里的后人還在過日子,政治的殼先掉了。
漢地這邊,朝廷換名,旗幟換色,人心頂著那口氣不換,你可以逼我北面種田也行,我往南找個落腳也成,朝會你開你的,我這本經書照抄,廟里香火照續,孩子讀字照學,正統認哪邊,心里有桿秤,聽誰號令,得看誰守著這一套。
人名要提,祖逖先出來,這人小時候跟劉琨練劍,聞雞起舞那句不是擺設,等到南方建起東晉,建康臺階上坐滿了會寫詩會清談的門第,茶水一壺一壺續著,北邊的地誰去拿,嘴上點到為止,祖逖看著難受,就自己招呼人,百十來戶,船劃過去,北伐兩個字放在嘴里不熱鬧,放到腳底板去走,黃淮那條線,城爭下來,田收回來,后趙那邊的石勒開始掂量南下的成本,局面被他這股子勁頂住一陣。
照理說應當嘉獎,朝里邊挑來一個姓戴的去管他,名義叫節制,意思你懂,打仗你打,印信在我這邊,祖逖心里有數,手里的兵心里也有數,風向到這兒拐了一下,人還沒老,身子垮了,病一來沒頂住,地又丟回去,這段翻書就翻過了,留下的不是一句嘆息,是證明給人看,能打回去,不是沒人,只是臺上那套算盤擋著腳。
再往后,謝安站出來,這人年輕時過得松,竹林里走走,琴聲也懂兩下,輪到關鍵口,他把身上的松勁收了,前秦苻堅把北方合到一處,口里放句投鞭斷流,人馬一大片往南壓,建康這邊有慌亂,有人打包準備挪窩,謝安不動聲色,書頁合上,去點將,謝玄謝石上陣,北府兵拉出來,這支兵從哪兒來,都是從北邊搬過江的人,家當還沒放穩,甲胄一穿就能上路。
淝水這一仗,擺在那兒,東邊這邊兵少,前秦那邊兵多,鼓聲敲下去,橋邊有試探,有回身,風聲刮過來,隊伍亂了,敗勢一開,江水邊上的旗子倒下去一片,紙面上的百萬在人心里散了,史家寫成名戰,街巷里說成翻盤,謝安坐在屋里下棋的樣子,被傳了很久,這不是風雅,是把底線護住的樣子。
這一仗護住了什么,江南這塊地沒丟,人還能在這邊把書院開著,把律令抄著,戶籍還按舊法記,孩子能把字句念順,文脈接下去,讀書人沒斷根,手藝人有活路,山里的廟鐘照樣敲,官府文書蓋上印,朝代史接著往下寫。
事情放大看,不是一位將、一位相扛起來,是一批批人接力,逃到江邊的人把船擠滿,夜里燈火一串串,隔河看北岸,心里明白要等機會,城里做衙門的小吏把章程守著,不亂寫,不亂改,鄉里族長把祠堂開著,春秋二祭照辦,學里先生把蒙書攤開,木板上刻下來的字一個不少,市集上的匠人把器型傳下去,杯盞花紋沒變味。
等到北朝南朝分立的年代滾過去,后面再合,路牌再換字,你再看,文字還這套,禮數還這套,姓氏排在族譜那幾頁,沒缺人,屋梁上的家訓還讀得懂,政治的牌子變了幾次,文明的骨架沒動,和羅馬那邊的斷層放在一起看,就見差別在哪兒。
有人問這算什么秘訣,其實也沒有什么玄乎的路子,腳底板站住,手里的規矩不撒,認哪門正統心里有數,遇到事往前走一步,輸了退回來再試,能打就打,不能打就守,守住了火種,后面才有重新點亮的那天,這句話不響亮,也耐用,翻到那些名字的時候,心里有個準星就夠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