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稱,美國商業衛星公司最新發布的衛星圖像顯示,早在10月25日當天,“福建艦”的甲板上已經擺上了7架艦載機。還顯示碼頭中間有一個紅色方塊,疑似是已搭建完成的觀禮臺/檢閱臺。航母似乎也刷上了舷號18。美媒推測,福建艦航母即將正式融入中方海軍作戰序列。
![]()
那么福建艦一旦服役,為中方海軍帶來了什么呢?對戰斗力有多大的提升呢?估計這個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首先是給中方海軍帶來了5個第一:
一是中方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的彈射型航母,擺脫了遼寧艦的蘇式模板,實現了從改造、自建到完全自主創新的跨越。
二是第一次擁有了三艦母,一艘戰備值班,一艘訓練,一艘維修的全天候戰斗力。
三是采用電磁彈射與阻攔裝置,是全球首艘常規動力電磁彈射航母,實現了從滑躍起飛到彈射起飛的革命性跨越,使艦載機能"滿油滿彈"起飛。
四是將首次搭載固定翼預警機(空警-600)和隱身艦載戰斗機(殲-35) 補齊了航母編隊遠程預警探測和隱身空戰能力的短板,構建起體系化作戰能力。
![]()
五是作戰半徑可覆蓋第二島鏈,首次使中方海軍航母編隊具備了在中遠海進行綜合攻防的能力,戰略縱深極大拓展。
既然有那么多的第一,對中方海軍戰斗力帶來了哪些實質的提升呢?一是艦載機戰力倍增,電磁彈射讓艦載機可以滿載燃料和彈藥起飛,使戰斗機作戰半徑擴大40%,同時無人機適配種類提升300%,意味著艦載機的打擊范圍、留空時間和任務靈活性都得到了指數級增長。
二是出動效率與節奏革新,電磁彈射系統15分鐘即可完成冷啟動準備,極大提升了艦載機的出動效率,使航母能在短時間內放飛大量艦載機,實施高強度的"全甲板攻擊"。
![]()
三是體系化作戰質變,空警-600作為"空中指揮所",能提供遠超直升機的探測距離和指揮控制能力;殲-35隱身戰機則負責奪取制空權;再加上多用途的殲-15T和未來的無人機,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偵查-打擊-評估"作戰鏈條,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到"系統對抗"的質變。
三航母時代的戰略價值,其意義遠不止于新增一個作戰平臺,它為中方海軍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靈活性。意味著可以同時在多個戰略方向(如臺海、南海)部署力量,形成相互支援的犄角之勢。必要時,甚至可以組成雙航母甚至三航母編隊,將制空和制海范圍擴大數倍,對抵御來敵侵犯的地區局勢,將產生強大的戰略威懾效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