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上為廣告信息
“顏色鮮艷的蘑菇有毒,白色的才安全”
這個流傳甚廣的錯誤認知,
差點要了一個五歲孩子的命……
![]()
致命“偽裝者”:美味佳肴變“毒藥”
近期,雨水多發,山上的野生菌紛紛探出頭來。
范范(化名)的爺爺清晨上山采摘了滿滿一筐野生菌回家烹食。
采摘時特意避開顏色鮮艷的蘑菇。
然而,餐后不久,5歲的范范便出現了劇烈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癥狀。
家人立即將范范緊急送往醫院救治,經檢查確認,其誤食的竟是劇毒鵝膏菌!
![]()
![]()
鵝膏菌類似“雨傘狀”,帶有菌蓋、菌環和菌托三大典型要素,貴州常見的品種有致命鵝膏、假淡紅鵝膏、黃蓋鵝膏等。致命鵝膏、假淡紅鵝膏兩者均含有鵝膏肽類毒素,誤食后大概在2-3天會出現急性中毒性肝炎,嚴重者出現急性肝衰竭。


預防措施
![]()
切勿憑借任何“民間經驗”
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切勿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
目前沒有任何可靠的方法可以鑒別
蘑菇毒性!
![]()
一旦誤食并出現癥狀,請立即:
![]()
1. 保留蘑菇樣本(用于鑒定毒種、指導治療),立即就醫。
2. 盡早催吐、大量飲水,但已昏迷者切忌強行灌水以防窒息。
3. 直奔有救治能力的大醫院急診科,并明確告知醫生食用蘑菇史。
來 源:健康貴州
編輯:馬召鳳 ▏責編:李云俠 ▏編審:何 歡
終審:趙 杰 ▏監制:馬勛勇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