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近百人齊聚賀林老米壽
□ 邵川
![]()
林散之自書“壽”字
我國民間有個習俗,人到88歲稱為“米壽”——“米”字拆開即是“八十八”,離90歲不遠了,當然值得慶祝。
1985年11月18日(農歷十月七日)是林散之老先生88歲的生日,家人要為林老做“米壽”。那是一個晴朗的冬日,林老的家人和親友們陸續來到,擠了一屋子的人。林老身穿新制的棉大衣,端坐在書案前。案上鋪著一幅紅綢緞,大家請林老在綢緞中間寫個“壽”字,好讓前來賀壽的人簽名留念。林老微笑點頭,緩緩站起身來,拈筆濡墨,寫下一個特大的草書“壽”字,氣貫神足,蒼勁有力。年近九旬的老壽星筆力絲毫不減,實在是可喜可賀。落款時,林老將日期寫成“乙丑年十一月廿八日”。
![]()
中間:林散之、蕭嫻。左起:陳慎之、王鵬、莊希祖、邵希平、徐純原、章炳文、尉天池、林小康、桑作楷、端木麗生(1985年11月18日)
其女林荇若攜子李亞丁自揚州來南京為他拜壽,林老又喜作《八十八歲初度紀念》詩:“八十八歲初度紀念,聞小亞、小王、安安皆來拜壽,喜記。請做生日接拜年,歡天喜地似神仙。人間萬事皆如此,假(如此)作真時福壽全。”落款“乙丑年十月七日林散耳”。林老對自己農歷生日記憶清晰,但換算陽歷日期時會產生偏差,將“十一月十八日”寫成了“十一月廿八日”。
上門賀壽的林老弟子們也接踵而來,這么多人,家中已無法接待。時任南京市文聯秘書長的章炳文與林筱之商量決定,下午將祝壽地點移到南京雙門樓賓館。在李亞丁保存的雙門樓賓館請帖上,筆者見到了當年祝壽時的記錄:“一九八五年11月19日(筆者注:實為18日)慶祝林老九十壽辰,在雙門樓賓館宴會參加者名單:武中奇、蕭嫻、陳大羽(陳夫人)、章節、尉天池、章炳文、陳慎之、徐純原、邵希平、莊希祖、桑作楷、端木麗生、楊康樂、林小康、劉洪友、王鵬等人。(菜單)八單盆:青豆蝦仁、魷魚鍋巴、鍋貼干貝、三鮮蹄筋、糖醋魚、蟹粉豆腐、冬菇雞湯、點心二道。”
![]()
中間左起:林散之、蕭嫻、陳大羽夫人等(1985年11月18日)
![]()
林荇若攜子李亞丁來南京給父親拜壽(1985年11月18日)
看到這份名單后,筆者曾專門向南京市文聯原秘書長楊康樂老師求證,楊老師對此印象十分深刻,她對筆者云:“這份名單是王鵬記錄的。當年由我的老師章炳文和林老大兒子筱之商量策劃,我具體操辦。我的師弟劉洪友在雙門樓賓館工作,于是安排在一號樓賓館小白樓舉辦慶祝晚宴。眾學生各自帶來一件書法作品作為飯票,由劉洪友協調贈送給雙門樓賓館,解決宴會費用問題。陳大羽在大紅紙上寫了一個‘壽’字,然后參加宴會人員各自在紅紙上簽名留作紀念。林筱之也參加了晚宴,但未合影。”
![]()
林散之作《八十八歲初度紀念》詩(1985年11月18日)
這一天,近百人齊聚,林老精神煥發,沉浸在快樂的時光里。看到眾人頻頻舉杯為他祝壽,他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