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印發的《北京市碳普惠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正式施行,旨在進一步推動碳普惠機制從試點探索向規范化、縱深化發展。今后,北京市民選擇綠色生活方式,如走路、騎行,不僅能減排,還能通過碳普惠機制“變現”,獲得實際收益。
“《管理辦法》將為構建全民參與、市場驅動的低碳治理體系提供制度支撐,助力首都碳中和目標高質量實現。”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于鳳菊說。
市民參與渠道多樣
碳普惠是一種對個人、家庭、社區及小微企業(機構)的自愿減碳行為進行具體量化,并賦予一定價值的創新機制。
早在2020年,北京市生態環境局與北京市交通委就率先在綠色低碳出行領域啟動試點,探索碳普惠機制,運用北京市碳市場,為參與低碳行動的公眾提供經濟激勵。例如,碳普惠“低碳出行”項目已吸引超過570萬市民參與,累計產生碳減排量超過46萬噸,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全民參與的協同推進格局。
于鳳菊介紹,前期碳普惠機制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社會對碳普惠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公眾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管理辦法》的出臺有需求、有基礎。《管理辦法》旨在結合目前市場運行情況,明確碳普惠體系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各環節的要求及規范,完善激勵機制,強化監督保障。
根據《管理辦法》,特定項目實施方會將用戶的減排量定期“打包”送審。經審核確認的減排量將在北京市碳市場進行交易,從中取得的收益會以不同形式、比例反饋給參與的公眾和小微企業。
例如,高德軟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德”)通過“低碳出行”項目,將收集并經過審核后的用戶減排量在碳市場交易,交易所得的收益通過各種優惠券、代金券等物質激勵,或公益捐贈的方式返還給參與用戶。
高德“低碳出行”項目負責人介紹,市民可通過高德地圖“綠色出行碳普惠”項目開通碳能量賬戶,在此之后使用騎行、步行、公交導航出行,即可查看、收集相應的碳減排能量。
除高德以外,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桔行科技有限公司也參與了“低碳出行”項目。
碳普惠機制實施以來,公眾參與度持續提高,推進碳普惠項目的平臺企業也信心倍增,形成了各方積極踴躍參與的良好局面。相關問卷調查顯示,碳普惠活動對80%的用戶轉向綠色低碳出行起到促進作用。
目前,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管理事務中心承擔著北京市碳普惠注冊登記機構職能。“除了出行領域,北京市也歡迎更多的項目開發方積極申報碳普惠方法學、實施碳普惠項目,豐富市民參與碳普惠活動的形式。”于鳳菊說,北京市將優先支持鼓勵個人、家庭、社區參與的低碳交通、綠色建筑、分布式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資源能源節約及循環利用、垃圾分類、園林美化、農業農村等領域碳普惠方法學申報。
《管理辦法》明確,鼓勵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及區級生態環境部門組織開展碳普惠項目和方法學推薦、機制探索及宣傳引導等工作。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平臺企業、社會組織探索碳普惠機制創新,帶動全社會更多主體參與碳普惠行動。
構建“分級分類”管理機制
相比過往的碳普惠實踐,《管理辦法》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強化了規范性,構建了“分級分類”的管理機制,將北京市碳普惠項目分為一類項目和二類項目。
于鳳菊解讀,管理這些項目的原則是“一類嚴格控量、二類適度擴面”,即一類項目需履行審核、公示、登記程序并簽發減排量;二類項目僅公開項目信息及運行情況,不簽發減排量。
“我們希望借助這種模式,同時兼顧廣泛性與高效性、規范性與靈活性,從而推動北京市碳普惠健康、持續發展。”于鳳菊說。
《管理辦法》的另一大特點,是創建了激勵約束制度,旨在推動全社會廣泛自愿參與減排活動。
交通領域一直是減污降碳的重要領域。目前,北京乘坐公交地鐵、騎共享單車等日常綠色出行行為,都能被相關平臺記錄,并在量化后獲取激勵,實現“低碳行為有價值”。而“真金白銀”的激勵背后,離不開北京市對碳普惠項目的激勵管理。
《管理辦法》強化資金分配剛性約束,構建了“事前報備、事中審計和事后監管”的資金使用約束機制。
事前要求北京碳普惠一類項目的項目開發方,應當制定組織實施方案,內含項目公益性承諾、碳普惠收益管理方案,原則上出售減排量獲得的收益扣除項目管理費后全部用于反饋參與用戶;事中要求委托專業審計機構定期編制碳普惠項目運行及收益使用審計報告,并通過碳普惠相關管理服務平臺公開;事后將減排量簽發與項目運行、收益資金使用掛鉤,發現與項目設計文件、組織實施方案等存在不符情況的,暫停其減排量審核申請和登記并要求整改。
于鳳菊解讀,這些管理機制都是為了讓減排行為的價值更多惠及公眾,形成激勵閉環,確保公眾體驗到“收益反哺、權益保障”。
“通過新的碳普惠管理機制,我們期待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綠色出行、節能節電等行為,都能在‘變現’的同時成為日常生活習慣,為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匯聚更多活力。”于鳳菊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