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融媒11月5日訊(記者 張蘋 通訊員 胡志強 曾穎雪)進入11月,秋深冬近,氣溫進一步下降。煙臺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在防寒保暖的同時,做好自我健康防護,預防流感、甲肝、腎綜合征出血熱等傳染病。此外,取暖季到來,燃煤取暖需謹防一氧化碳中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癥狀以全身癥狀為主,如高熱、頭痛、肌痛、乏力、全身不適等。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經濟有效的措施,6月齡及以上無接種禁忌癥的人群均可接種流感疫苗。在人員密集場所,建議科學佩戴口罩。盡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特別是空氣流動不暢的密閉場所。在室外空氣條件允許、個人做好保暖的前提下,適當開窗通風。增強體質,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與鼠類接觸可能性大的人群,更易感染腎綜合征出血熱
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傳染源是黑線姬鼠和褐家鼠。該病傳播途徑多樣,最常見的是接觸帶漢坦病毒動物的排泄物、被鼠直接咬傷、攝入被污染的食物、水等而感染發病。典型癥狀包括:發熱,可達39℃-40℃,持續3-7天,熱退后全身癥狀反而加重;三痛,即頭痛、腰痛、眼眶痛;三紅,即面紅、頸紅、前胸紅;出血傾向,如鼻出血、皮膚瘀點等;消化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腎臟損害,蛋白尿、少尿。病情較重者可能出現消化道出血、腦出血等并發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與鼠類接觸可能性大的人群更容易感染,如在鼠類活動的地方居住或工作,從事與嚙齒類動物相關工作,以及參與野外露營、遠足等活動者。
防護措施上,注意保持居室干燥和通風、床下不放雜物和食品;及時清除積存垃圾。不要給老鼠提供滋生空間,雜物間定期清理;清潔過程中注意戴好口罩手套,做好消毒。做好食品衛生、食具消毒和食物保藏等工作,杜絕病從口入;糧食、食品等應儲存在嚴密無縫的容器內,并加蓋以防鼠污染,切勿暴露存放;不吃被鼠啃咬過的蔬菜、水果等食品。如被老鼠咬傷后,建議清洗消毒傷口,并前往醫院對傷口進行處理。根據醫囑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7周內出現發熱、感冒癥狀,立即去正規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有老鼠咬傷歷史,積極配合治療。
預防甲肝,海鮮、肉類食物務必煮熟后食用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簡稱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所引起的經糞-口途徑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傳染源為甲肝患者、亞臨床感染者和隱性感染者。甲肝典型病例發病初期常有乏力、厭食、惡心、嘔吐等癥狀,隨后出現黃疸、小便深黃、大便灰白、皮膚鞏膜黃染、肝脾腫大、體溫升高,甲肝病人還可出現腹瀉、肌肉疼痛、咽炎等。
防護措施上,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把好“入口”關,防止病從口入。海鮮、肉類食物務必煮熟后食用,不喝生水、不吃生菜、不吃未洗凈的瓜果。外出就餐提倡使用公筷。接種疫苗,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甲肝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我國已將甲肝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兒童實施免費接種。所有未接種過疫苗的適齡兒童和成人都應接種。特別是飲食行業從業人員、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學生、經常外出就餐者等高風險人群,建議主動接種。
使用爐灶等設備取暖、做飯時,要注意定時通風換氣
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一氧化碳中毒事件,事件原因多以燃煤取暖為主,還包括炭火取暖、燃氣熱水器使用不當、煤氣泄漏、汽車尾氣等。輕度中毒時,會出現頭痛、頭暈、心慌,中度中毒則有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的癥狀,一旦發生重度中毒,會迅速出現昏迷、腦水腫、肺水腫等。防護措施上,使用爐灶等設備取暖、做飯時,要注意定時通風換氣。火爐必須配備煙囪,煙囪接口要嚴密,定期清掃并保持通暢。開車時,不要讓發動機長時間空轉,車在停駛時,不要長時間開空調。在可能產生一氧化碳的地方安裝一氧化碳報警器。
法律支持單位:山東助商律師事務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