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一種被稱為“大學高中化”的現(xiàn)象,正悄然侵蝕著高等教育的本質,甚至威脅到年輕人的未來。前段時間,貴州某高校傳來一個令人痛心的消息:一名大二學生跳湖輕生,背后原因竟是無法忍受學校的“變態(tài)管理”。他留下的文字里,滿是對學校嚴苛管理的無力。
剛結束軍訓,新生就被要求上晚自習。學校曾說,考下計算機證書就能免修,他拼盡全力拿到了證,卻被告知要等到大二才能享受。好不容易熬到大二,專業(yè)課又多又難,雖然不再有晚自習,卻迎來更沉重的課業(yè)壓力。
更可怕的是,這還不是個別現(xiàn)象。很多同學在網上分享類似的經歷,他們的大學實行“797制”:早上7點就得開始早讀和晨跑,晚上9點才結束晚自習,一周7天全排滿課程,連周末都沒多少喘息時間。上課前要打開APP連藍牙刷臉簽到,缺一次就會被扣分。還有些學校要求上課前統(tǒng)一交手機,要是藏著沒交,被發(fā)現(xiàn)了就會沒收。
最讓人無奈的是請病假,得先跟學校、家長反復溝通,帶著掛號單去醫(yī)院,過程中還要報備,回來后還得把帶日期的病歷、檢查單一一交給老師,少一樣都不行。你說這哪是上大學?分明是重讀4次高三,甚至比高三還要可怕。
有人可能會說,學校管得嚴不就是為學生好嗎?這是負責任的表現(xiàn)。可大家別忘了,大學生在法律上已經是成年人,有能力對自己的選擇負責、做自主決定。但有些學校的管理更像把他們當成還沒長大的孩子:課堂裝監(jiān)控,限制使用手機,強制晨跑……這些做法未必是真的為學生長遠考慮,更多的是怕學生出問題,自己要承擔責任。
要知道,大學本該是學生步入社會前的緩沖帶,是培養(yǎng)獨立思考、自我探索與創(chuàng)新精神的關鍵階段,現(xiàn)在卻被異化為另一座“高考工廠”。要是這種“高中化”的趨勢一直延續(xù),我們失去的可能不只是一代年輕人的青春活力,更可能錯過未來在技術突破、創(chuàng)新發(fā)展上的核心力量。
讓大學變回它該有的樣子,讓教育回歸育人的本質,這不僅是很多學生的心愿,更是當下教育發(fā)展應該關注的方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