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劇《夢回東坡》劇照。圖據四川省川劇院
11月4日晚,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在重慶舉行閉幕儀式。現場,由四川省選送的川劇作品《夢回東坡》成功斬獲第十八屆文華獎劇目獎。這一榮譽的背后,不僅彰顯了作品的藝術高度,更是老一輩藝術家對青年川劇人“傳幫帶”精神的生動體現。
“文華獎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成熟的藝術家的賽道,為什么這次我會有意識地讓這幫年輕人‘闖’進來?因為我第一次得梅花獎的時候,也才20多歲。”該劇藝術總監、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陳智林最開心的是看到青年一代接穩了川劇的“接力棒”,“一個院團的發展就像接力賽,沒有前人的鋪墊和團隊的協作,單人跑得再遠也有限。這次演出青年演員挑大梁,成功獲得文華獎,就是想給他們搭建‘居住點’‘創作點’和‘傳承點’,推動川劇藝術的發展。”
為了讓青年演員快速成長,陳智林付出了大量心血,他深入日常排練現場,細致地指導青年演員的唱念做打。“教學和學習要相得益彰,不‘踩假水’(四川方言,意為不敷衍),才能真正提升他們的實力。”陳智林笑言,“我甚至擔心會‘得罪’學生,是不是我對他們要求過于嚴格了。但我堅信,時間和未來的結果會證明一切。這般嚴苛并非出于自我,而是源于讓川劇事業有序發展的初心。”
在陳智林的引領下,四川省川劇院的青年演員們從最初的青澀生疏,到巡演時的收放自如,再到在第十八屆文華獎終評舞臺上實現完美蛻變。蘇東坡黃州悟道、修建雪堂、壯賦赤壁、惠州造橋、儋州化民,以及他與王閏之的愛情故事,通過地道的川劇語匯得以精準呈現,深受觀眾與專家評審的好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