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丨清歡主創團
來源丨清歡讀書會
ID丨qinghuandushuhui
01.
丟失的童年:
滿是害怕與迷茫
1982年的湖南某偏遠村落,三歲的曾有娣家中有兩個姐姐和兩個哥哥,作為家中最年幼的孩子,她自然成了父母掌心的珍寶。
但命運的轉折往往悄無聲息,一個平凡無奇的日子里,她的生命軌跡被無情地扭轉了。
在她的零星記憶中,三歲多的時候,自己便已經在養父家中生活,那是一個全然陌生、令她無所適從的世界。
看著周遭的房屋、鄰居、父母等,都不是自己過往所熟悉的,她不禁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全然不知自己已被帶往了何方。
起初,她總在無人處暗自垂淚,也曾鼓起勇氣試圖逃離,可每一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總被養父母尋回。有一回,她拼命掙扎,逃跑時不慎將養父的臉抓出了傷痕。
![]()
她日日夜夜思念著親生父母,滿心盼望著能有人出現,帶她重回那個溫暖的家。
然而,時光匆匆流逝,她慢慢意識到,自己或許永遠都無法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了。
在養父母家的日子,遠非她想象中那般溫馨。養父母雖未對她打罵,卻也鮮少流露出溫情與關懷。
年幼的她,漸漸學會了看人臉色,行事愈發謹慎小心,生怕惹到養父母不高興,導致自己再次陷入被遺棄的境地。
為了討得養父母的歡心,她常常主動承擔家務,七八歲的年紀,就獨自跑到兩公里外的地方,割上十幾斤重的豬草,一路走走停停,艱難地將它們拖回家中。
![]()
隨著年歲漸長,曾有娣從旁人的零碎話語中,漸漸拼湊出自己身世的模糊輪廓,確認自己并非親生骨肉時,她的內心被痛苦與憤怒填滿。
為了掙脫這既定的命運枷鎖,曾有娣發奮苦讀,渴望憑借知識的翅膀,飛離這個讓她倍感陌生的地方。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人,還未滿16歲,她便在養母的安排下,無奈舍棄學業,離開養父母的家,前往深圳的表姐家,做起了保姆。
在表姐家中,她因天生不夠靈巧,常被視作低成本的勞力,承擔著最繁重的家務活。
她無數次萌生回家的念頭,但在深圳一待就是三年。
她默默承受著一切,心中始終燃燒著對未來的期許,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尋回親生父母,擁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溫暖港灣。
02.
尋親的堅持:
盼著溫暖的懷抱來
在表姐家生活的那段日子,處處都是艱難困苦,她心里特別不甘,有個聲音一直在她心底回蕩: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終于,在18歲那年,曾有娣鼓足了勇氣,離開了表姐家,獨自一人去外面闖蕩。
剛進入社會,曾有娣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小鳥,面臨著數不清的挑戰。
她學歷不高,又沒有任何工作經驗,找工作的時候到處碰壁,一次次滿懷希望而去,又一次次失望而歸。
但她沒有灰心喪氣,始終咬牙堅持著,靠著自己的努力和一股不服輸的勁兒,最終在一家電子產品銷售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銷售工作著實不輕松,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客戶的刻意刁難與無情拒絕。但是,曾有娣還是靠著骨子里的真誠和滿腔的熱情,慢慢收獲了客戶的信賴。
她每日天不亮就出門去拜訪客戶,在與客戶的交流中不斷打磨,提升自己的銷售本領。
日子一天天過去,曾有娣的業績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22歲那年,她成功晉升為公司的銷售副總。
隨著閱歷的沉淀與人脈圈子的不斷拓寬,曾有娣萌生出自主創業的想法。于是,她與幾位理念契合、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共同創立了一家主營電子產品銷售的公司。
歷經數年不懈拼搏,公司逐步步入穩健發展軌道,業績一路飄紅。曾有娣也從昔日那個毫不起眼的打工女孩,蛻變成為年營業額高達數千萬的女企業家,還在深圳購置了屬于自己的房產和車輛。
![]()
但即便在事業上取得了輝煌成就,曾有娣也從未忘卻自己的身世之謎。隨著歲月流轉,年齡漸長,她對親生父母的思念之情也愈發濃烈。
多年來,曾有娣始終沒有停下追尋親生父母蹤跡的腳步。她四處奔走、多方打聽,可每一次都無功而返,始終尋不到一絲希望的亮光。
2019年,曾有娣了解到央視有一檔叫《等著我》的尋親節目,這檔節目助力眾多失散多年的親人得以重逢。
她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報名參加了節目,滿心期待能借助節目的影響力,找到日思夜想的親生父母。
節目錄制現場,曾有娣既緊張又滿懷期待。
她向主持人和現場觀眾傾訴了自己坎坷不幸的經歷,她太渴望能擁有一個真正屬于自己的溫暖港灣,太渴望能投入親人的懷抱,感受那份血濃于水的親情。
03.
希望破滅:
認親現場瞬間崩潰
在《等著我》的節目舞臺上,曾有娣懷著緊張又急切的心情,佇立在那扇代表著希望曙光的大門前,目光一刻不離地緊緊鎖住那扇即將開啟的門。
雙手不受控制地攥緊,還微微地哆嗦著,每一分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被無限拉長,煎熬無比。
現場的燈光傾灑在她身上,勾勒出她臉上興奮與不安交織的復雜神情。
終于,門一點點地被推開,曾有娣的心跳瞬間飆升,眼神里剎那間閃爍起希望的火花。
可當她看清門后站著的人并非自己朝思暮想的親生父母時,那希望的光火“倏”地熄滅,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震驚與不知所措。
主持人慢慢邁步上前,臉上浮現出一抹不忍之色,輕聲細語地向她說明親生父母沒能來到現場的緣由。
原來,曾有娣的母親患有間歇性精神方面的疾病,當年帶著她去集市趕集時,突然病情發作,昏倒在地。等母親蘇醒過來,她早已沒了蹤影。
這么多年過去,父母從未停下尋找她的腳步,只是由于尋找的方向出現偏差,始終沒能找到她。
如今,在曾有娣走失11年后,父親因肺結核離開了人世,母親病情也愈發糟糕,神志不清,沒辦法來到節目現場。
![]()
當這一消息傳入耳中的剎那,曾有娣心底積攢多年的怨恨、滿心的期待還有滿腹的委屈,如決堤的洪水般瞬間奔涌而出,淚水不受絲毫控制地奪眶而下。
這么多年,為了尋到親生父母,她耗盡了心力,歷經了數不清的痛苦磨難。
就在曾有娣深陷悲痛難以掙脫之時,她的哥哥姐姐們熱淚盈眶,朝著她狂奔而來,用力將她緊緊擁入懷中,好似要把這些年來缺失的所有疼愛,在這一刻全都補償給她。
這一刻,曾有娣真切地感受到了源自血脈的溫暖,她在哥哥姐姐的懷抱里嚎啕大哭。這淚水里,飽含著對父親離世的哀傷,對母親病情的憂慮,更有尋到親人的無盡歡喜。
![]()
04.
團圓的希望:
終于等來溫暖懷抱
在哥哥姐姐的陪同下,曾有娣踏上了離別37年的故鄉土地。
在哥哥姐姐的引領中,她終于見到了自己的母親。母親的身體十分虛弱,精神狀態也欠佳,可當她的目光落在曾有娣身上時,眼中瞬間掠過一抹光亮。
她雙手顫抖著,緩緩伸出來,想要輕輕撫摸女兒的臉龐。曾有娣趕忙快步迎上去,緊緊攥住母親的手,把頭深深埋進母親的懷中,仿佛又回到了無憂無慮的孩童時光。
母親的懷抱雖不再像從前那般溫暖且有力量,但曾有娣卻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深沉而濃烈的母愛,她明白,母親從未停止過對她的思念。
![]()
曾有娣的尋親之路,滿是坎坷與絕望,挫折如影隨形,失望一次次襲來,可她對親情的向往從未熄滅。
即便認親那一刻有著難以彌補的遺憾,但她終究還是尋回了自己的親人,體會到了血脈相連的深情厚誼。
這個故事也無情地揭示了兒童走失現象的嚴峻與殘酷。
它不僅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留下難以撫平的恐懼與傷痛,更會讓無數家庭陷入漫長的痛苦與破碎的深淵。
所以,我們一定要倍加珍視身邊的親情,用心守護好孩子的安全,切莫等到意外降臨才悔恨交加。
畢竟,親情是這世上最無價的紐帶,無論遭遇什么,它永遠都是我們心中最可靠的支撐。
參考資料:央視網《等著我》20190825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育兒不慌張,阿呆爸來幫忙,伴你和孩子一起成長。▼
逼死了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