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施劍松)由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科學教育專委會、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杭州市拱墅區教育局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教育行動暨長三角地區教育高質量發展研訓活動日前在杭州舉行。本次活動以“人工智能賦能科學教育創新與應用”為主題,活動現場,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科學教育專委會正式成立。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曾德華表示,要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在中小學管理、教研和教學改革中的作用,真正地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提供全新的教學模式。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科學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何愛軍說,在AI賦能教育高質量發展征程中,要始終立足“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始終堅守“以學生為中心”的立場,始終牢記“育人為本、技術為用”的原則。
在專家報告環節,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趙曉光指出,“人工智能+教育”深刻推動了教育模式的變革,AI技術能夠定制化的學習計劃,實現個性化教育。同時,趙曉光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前景與挑戰。
在主題發言環節,首都師范大學教授蔡可、浙大城市學院附屬學校校長章漢平分別以“人工智能時代的課堂教學改革”“堅守初心、與 AI 同行”為題作了分享。
此次研訓活動特別安排參會者前往阿里巴巴集團及“杭州六小龍”企業參觀學習,近距離感受人工智能、機器人、腦科學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和創新方向。
活動承辦方、北京教育融媒體中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主編蘇金柱說,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中小學科學教育專委會的成立,充分發揮了平臺優勢,構建了開放共享的合作機制,匯聚各方智慧和力量,為推動“人工智能+科學教育”深度融合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障和專業支撐。
作者:施劍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