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效應加速顯現。
今年前三季度,上證指數震蕩上漲,并數次突破4000點高位,市場交投顯著回暖。“靠天吃飯”的券商業績也得以超預期,經紀業務收入更是“王者歸來”。目前券商前三季度經紀業務營收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經紀業務營收。
但上市券商內部經紀業務收入馬太效應顯著。其中,多家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實現了翻倍增長,中信證券、國泰海通(由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合并而成)這一收入雙雙超過百億元。與此同時,也有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不足5億元。
經紀業務大幅回暖,近八成券商漲幅超60%
2025年,券商迎來一個“豐收年”。Wind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42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收4195.61億元,同比增長43%,歸母凈利潤1690.49億元,同比增長62%。
經紀業務表現也得以重回高峰。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實現經紀業務收入1117.77億元,已超過去年,增幅也達到75%,營收占比達26.6%。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度經紀業務實現營收483.23億元,同比增長142%。
從業務增長來看,所有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均實現增長,近八成券商該業務增幅超過60%。
從行情來看,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上行,尤其是進入三季度以來,上證指數接連突破3800點、3900點以及4000點等重要指數關口。在此背景下,市場交投活躍、兩融規模高增,券商經紀業務收入也得以迎來大幅提升。
國金證券指出,經紀業務大幅提升主要系市場交投持續活躍,股基成交額大幅提升,2025前三季度全市場日均股基成交額同比增長110%至1.93萬億元,其中 第三季度單季日均股基成交額同比大幅增長210%至2.49萬億元。
與此同時,市場向上驅動投資者顯著增長。據上交所官網數據,2025年前三季度A股新開戶數合計已達2014.89萬戶,同比增長49.64%;第三季度單季度A股新開戶數達到755.11萬戶,同比增長89.82%。
經紀業務收入明顯分化,重組落地有券商收入翻倍
上市券商經紀業務收入馬太效應明顯。中信證券、國泰海通兩家券商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超過百億元,前者達到109.39億元,后者達到108.12億元。廣發證券、招商證券、華泰證券、國信證券、中國銀河幾家券商緊隨其后,這一業務收入超過60億元。
與此同時,第一創業、太平洋、錦龍股份、首創證券、紅塔證券等多家券商經紀業務凈收入不超過5億元。
從增幅看,國聯民生增長幅度最大,達到293%,國泰海通、國信證券分別以143%、109%的增幅位列第二、三位。而增幅最小的為信達證券、天風證券、東方證券、東吳證券等券商,他們的增幅也接近50%。
值得注意的是,增長翻倍的幾家券商離不開合并重組的落地。
國泰海通在財報中指出,前三季度增收的原因主要是吸收合并海通證券,公司業務規模擴大,經紀業務手續費凈收入等同比增加。國聯民生也表示,前三季度,公司經營業績大幅提升,同時將民生證券納入財務報表合并范圍,進而經紀業務等業務同比增長。
“2025年以來,股基交易額及融資余額大幅增長,驅動券商經紀業務收入高增,同時權益市場走牛,亦帶動自營板塊投資凈收益顯著提升。”東吳證券非銀金融團隊分析稱,根據已披露業績情況,截至10月31日,券商行業(未包含東方財富)2025年預測平均PB估值為1.3倍。考慮到行業發展政策積極,一批優質特色券商有望脫穎而出。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