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替爾泊肽聯合胰島素,實現血糖體重雙達標。
撰文丨龍蕾
2025年10月,《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正式發表了SURPASS-CN-INS研究結果。這項由北京醫院郭立新教授領銜、全國26家中心參與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首次在中國2型糖尿病人群中評估了替爾泊肽聯合基礎胰島素的療效與安全性(圖1)。
![]()
圖1 郭立新教授研究
研究顯示,與安慰劑相比,三種劑量的替爾泊肽均能降低糖化血紅蛋白與體重,且不增加低血糖風險[1]。該研究填補了中國人群在此領域的數據空白,為臨床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量身定制實驗,填補數據空白
中國糖尿病患病率持續攀升,患者人數位居全球首位。與西方人群相比,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發病年齡早、體質指數(BMI)相對較低但內臟脂肪多等特點。基礎胰島素雖廣泛應用,但血糖達標率不足,且常伴隨體重增加和低血糖風險。
替爾泊肽作為新型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肽/胰高糖素樣肽-1(GIP/GLP-1)雙受體激動劑,在全球研究中表現出降糖和減重效果。然而,其在中國人群中使用基礎胰島素治療的患者中的數據一直缺失,SURPASS-CN-INS研究填補了這一空白。
血糖體重雙殺,聯合方案療效佳
SURPASS-CN-INS是一項為期40周的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III期臨床試驗,共納入257名接受基礎胰島素治療,但血糖控制不佳的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已接受基礎胰島素(甘精胰島素),部分患者聯合使用二甲雙胍和/或SGLT2抑制劑。患者按1:1:1:1隨機分配至每周一次皮下注射替爾泊肽5mg、10mg或15mg或安慰劑,治療為期40周。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
替爾泊肽10mg和15mg組在40周時糖化血紅蛋白(HbA1c)降幅分別達2.39%和2.37%,優于安慰劑組的0.91%[1](圖2)
![]()
圖2 替爾泊肽10mg和15mg組在40周時HbA1c降幅
此外,高達79%的替爾泊肽組患者實現HbA1c<7.0%,78%的患者達到≤6.5%,而安慰劑組僅為16%和6%[2](圖3)
![]()
![]()
圖3 替爾泊肽組的HbA1c達標率以及體重減輕幅度
在體重方面,替爾泊肽組患者體重下降2.7–4.8kg,而安慰劑組則平均增加1.7kg[3](圖3)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替爾泊肽組胰島素劑量增幅低于安慰劑組,低血糖風險并未升高。嚴重低血糖事件為零,臨床意義低血糖發生率在各組間無顯著差異。此外,替爾泊肽還帶來血脂、血壓、腰圍等多重代謝指標的改善。
安全且耐受性好,臨床前景廣闊
替爾泊肽的安全性特征與既往研究一致。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事件,如腹瀉、食欲下降等,多數為輕中度,且隨治療時間延長而減輕。因不良事件導致的停藥率與安慰劑相當,未發現新的安全信號。
研究還發現,無論是否聯合使用SGLT2抑制劑,替爾泊肽的療效和安全性均保持一致,顯示其在復雜治療背景下的適用性。這一特點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為個體化治療提供了更多選擇。
結語
SURPASS-CN-INS研究證實,替爾泊肽聯合基礎胰島素能為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顯著的血糖和體重改善,且不增加低血糖風險。這一方案有望成為胰島素治療效果不佳患者的重要選擇,推動中國糖尿病管理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Guo L, Dong X, Ma J, Liu M, Lu Y, Wang H, Li Q, Li L, Deng Y, Xu J.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rzepatide added to basal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China (SURPASS-CN-INS): a double-blind, multicentre, randomis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tri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5 Oct 27:S2213-8587(25)00248-7.
![]()
責任編輯丨蕾蕾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