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大爺今年62歲,前些年查出有高血壓,平時一直小心忌口,唯獨有個愛好和老伙伴小聚時,偶爾來一杯小酒。上周家里聚餐,孫子突然冒出一句:“姥爺,你血壓高,酒可是一點都不能碰!”
張大爺聽后一愣,半信半疑地問家里人:“醫生說高血壓酒不能喝,那到底是一滴不沾,還是偶爾小酌也行?”類似的疑問,其實困擾著無數中老年朋友。
高血壓患者,真的“酒精絕緣”嗎?適量飲酒到底有沒有風險?很多人其實并未真正了解其中的科學細節。其實,答案并沒有想象中簡單,甚至連不少醫生朋友都曾為此爭論不休。
![]()
到底高血壓人群碰酒會發生什么?有沒有安全界限?今天,不妨帶著這些問題,聽聽醫生怎么說。喝酒與血壓:隱藏的健康風險到底有多大?
我們總聽說“喝酒傷身”,但高血壓和飲酒之間的關系,有沒有科學研究能說明白?
哈佛大學2022年對23萬名中老年人長期隨訪發現,即便是每天僅喝1小杯(約15克乙醇)的人,長期血壓升高風險也高出11%-14%。
北京協和醫院2023年研究同樣證實,每增加10克乙醇攝入,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9.9%。
酒精對血壓的影響主要源于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活性,促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縮,容易導致血壓反復波動。
更值得注意的是,酒精還會影響降壓藥的代謝效果,部分患者甚至因飲酒出現藥效減弱或副作用增強。這些機制決定了高血壓患者對酒精的耐受遠低于普通人群。
![]()
你以為偶爾小酌影響不大?其實,即便是一周2次以上的飲酒,都可能對血壓產生慢性累積危害。權威數據表明:高血壓患者定期少量飲酒,卒中及冠心病風險可比不飲酒者高出15%。
而有肝功能、腎功能異常者,飲酒后的風險甚至呈數倍增加。尤其是第二點“飲酒加劇降壓藥副作用”,常被大家忽視,但卻是許多危險的直接導火索。
如果高血壓患者真的做到長期戒酒,身體到底會有哪些改變?
血壓會更加平穩
一項發表在《中華心血管雜志》的數據表明,高血壓患者戒酒后2-4周,收縮壓平均下降6-9mmHg,舒張壓下降約4-7mmHg。短時間內就能看到血壓改善,這種效果幾乎優于大多數“保健品”。
心血管病風險大降
2021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隨訪數據顯示,高血壓患者停止飲酒1年后,心梗、腦卒中等大事件發生率下降12.6%-18%。長期持續,降幅還會擴大。
![]()
戒酒還能減少降壓藥與酒精間的不良反應,比如頭暈、心悸、肝腎損傷等。許多患者反饋,自戒酒后,藥量減少,血壓波動顯著緩解,夜間睡眠和晨起頭暈也隨之改善。
反觀那些“舍不得放下酒杯”的患者,更容易出現血壓反復、心臟負擔加重,甚至短期“飲酒后血壓驟升”,引發如腦出血、心衰這類致命并發癥。
有些人明明藥吃得勤、飯吃得淡,卻因一杯酒,功虧一簣。醫生建議:怎樣科學面對“酒精誘惑”?
![]()
對“高血壓一定不能沾酒嗎?”醫生的建議其實很樸實:禁酒永遠是最優選擇,絕不是危言聳聽。
遵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15克,女性不超過10克,但高血壓人群最好“0暴露”更安全。
聚會自帶健康飲品。如無糖茶、白開水、自制五谷飲,勇敢說“不”。逐步減少飲酒次數,每次聚會選擇不飲酒者為友,降低外界誘惑。
調整心態。讓家人協力提醒,有條件可尋求專業戒酒門診幫助。監測血壓變化,一旦飲酒當天或次日血壓升高,應立即停酒,持續觀察。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