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5月4日,這一天是汪精衛的60歲生日。
南京偽警察廳廳長蘇成德“推陳出新”,花重金制作了一尊汪精衛的頭像,栩栩如生,誰看了都喜歡。
汪精衛號稱“民國第一帥哥”,肯定高興。
那天蘇成德,捧著雕像往前走,走到汪精衛面前突然一個趔趄,摔倒在地上,雕像也正好掉在了汪精衛的腳下,摔了個粉碎!
汪精衛頓時面如土灰,哀嘆三聲:“完了,完了,完了……”
當天滿心惆悵的汪精衛,提筆寫下了一首詩:
![]()
六十年無一事成,不須悲慨不須驚。
但存一息人間世,種種還如今日生。
在一年半后,即1944年11月10日,汪精衛閉上了眼睛,遺臭萬年。
可要是汪早死34年,他可就是名垂青史了。
1910年,汪精衛刺殺小皇帝溥儀的父親即攝政王載豐,沒有成功反而入獄的。曾有《被逮口占》四首,最有名的就是其三: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汪精衛是秀才出身,文筆很好的,同盟會章程就是他起草的,與康有為、梁啟超等保皇黨人士打筆仗都不含糊,這首詩一出,汪更是名聞天下。
孫中山病逝后,汪精衛被舉為國民政府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地位遠在蔣介石之上。
當時蔣介石想和汪精衛拜把兄弟,汪精衛很受用,稱呼蔣介石為“介弟”,但陳璧君卻說:“你愿意做他的把兄,我可不愿做他的把嫂!”
之后我們都知道的歷史,汪精衛發表“艷電”,公開投降日本。
這當然引起國憤,1939年上海《大美晚報》副刊于發表了陳劍魂的《改汪精衛詩》:
“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終慚不負少年頭。”
在汪精衛原作基礎上,各句前加兩個字,由五言絕句變為七言絕句,當年汪的志士詩變成諷刺詩。
唉,要是汪早死34年呢?
補充一下,當年汪精衛刺殺的載灃并不是一個老王爺,他倆是同一年出生,載灃也就比汪精衛大了三個月。
載灃是1951年去世,對于汪精衛的一生,不知道他有什么評價。
兩耕齋閑話:閑來喝茶,夢里拈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