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電商的興起,讓“指尖下單”成為常態,也讓各類“低價好物”涌入視野,但在流量與銷量的狂歡背后,暗藏著不少精心設計的騙局,直播間假酒亂象便是最刺眼的隱患之一。
打開短平臺,“168元6瓶年份老酒”“堪比五糧液的口糧酒” 等宣傳比比皆是,主播們的夸張吆喝、限時搶購的緊張氛圍,讓無數消費者甘愿為“撿漏”買單。
可誰能想到,這些看似誘人的“福利酒”,竟是用48.48元一箱的成本勾兌而成,還玩起“五稂液”碰瓷名牌的文字游戲,商家更是放出“騙一次就夠,14億人不愁” 的囂張言論。
小李將用本文揭開直播間假酒的制假售假鏈條,剖析背后的暴利邏輯與健康陷阱,探討如何終結這場危害多方的行業亂象
![]()
直播間的“撿漏”騙局
短平臺上,不少直播間正上演著“老酒清倉”的戲碼,主播們對著鏡頭聲嘶力竭地吆喝,聲稱售賣的是產自四川宜賓的“老五糧”,口感和品質堪比經典名酒,還反復強調“限量發售”“破價沖量”。
為了打消消費者顧慮,主播們更是放出“有一滴假酒賠十萬”的豪言壯語,搭配“倒計時10秒”“僅剩最后50單”的緊張話術,讓屏幕前的觀眾來不及多想就下單。
消費者王先生就是被這樣的氛圍吸引,花168元買下了6瓶標注“2006年窖藏”的“年份老酒”,滿心期待能撿個大便宜。
![]()
收到貨后,王先生發現包裝雖精美,瓶身、標簽、防偽碼一應俱全,看似和正品沒兩樣,但仔細一看卻傻了眼,酒瓶上印的不是“五糧液”,而是“五稂液”,“稂”字是危害禾苗的雜草之意,明顯是故意碰瓷名牌。
掃碼驗證時,所謂的防偽碼顯示“正品驗證”,但跳轉頁面模糊不清,根本無法查到正規溯源信息。
離譜的是正宗五糧液產自宜賓,而這瓶“五稂液”的生產地址卻是綿陽,除了包裝模仿,其余全是擦邊套路。
![]()
氣憤的王先生找到商家理論,對方不僅沒有絲毫愧疚,反而態度囂張地甩出一句刷新三觀的話:“一個消費者騙一下子就夠了,中國14億人呢”。
這句話被王先生錄下來傳到網上,很快播放量突破幾十萬,評論區全是網友的罵聲,大家紛紛吐槽“太離譜”“毫無底線”。
事實上這類騙局并非個例,多個短平臺都有類似直播間在售賣同款“五稂液”,部分直播間甚至達成了幾千單的成交,受害者大多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他們圖便宜又信主播的“限量窖藏”說法,很容易陷入圈套。
![]()
發貨商坦誠造假
記者順著“五稂液”的生產地址找到屬地酒廠,負責人竟毫不避諱地承認了造假事實,原來這些所謂的“年份老酒”根本沒有任何窖藏經歷,完全是“新酒裝舊瓶”的套路。
制假團伙先回收幾毛錢一個的空酒瓶,灌進去的不是正宗糧食酒,而是5-8元一斤的散裝白酒,有的是碎沙酒,有的甚至是酒精勾兌的串酒。
瓶蓋、防偽標、包裝盒都是現成模具制作,成本壓到一瓶3-5元,標簽用高精度打印機打印,肉眼根本看不出破綻,連防偽芯片都能克隆。
![]()
負責人直言不諱地透露,造假核心就是三個套路:年份造假、傍名牌、打擦邊。
所謂的“2006年”“2007年”老酒,全是數字修改的問題,“如果我樂意,明天產的新酒也能標成06、07年老酒”。
在商標上,他們刻意模仿五糧液的字體、包裝設計,卻在關鍵漢字上做手腳,既誤導消費者,又規避關鍵詞風險,主播在直播時只提“老五糧”,絕口不提“五糧液”三個字。
![]()
成本低得驚人,售價卻翻了好幾倍,據負責人透露,這類“五稂液”一箱6瓶的進貨價僅48.48元,折算下來每瓶成本不到8元,而直播間的售價普遍在168元左右,利潤率高達250%。
有圈內人估算,部分酒精勾兌的串酒成本甚至不到1元一瓶,包裝后溢價能達到40倍。
對主播和供應鏈來說,這種“低投入高回報”的模式幾乎是無本萬利,單場直播的利潤往往過萬,這也是假酒騙局在直播間屢禁不止的核心原因。
![]()
假酒的致命危害
假酒最可怕的不是欺騙,而是對健康的致命威脅。
不法商家為了壓低成本,常用工業酒精勾兌白酒,而工業酒精中含有大量甲醇,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后難以代謝,會在視網膜周圍堆積,毒害視網膜細胞,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還會破壞腦神經,引發酸中毒、腎臟衰竭和呼吸衰竭。
上個月云南西雙版納的一場婚宴上,部分賓客飲用了工業酒精勾兌的自烤酒,導致5人死亡、14人送醫,2004年廣州“5?11”毒酒慘案,更是造成14人死亡、10人重傷。
![]()
據悉甲醇誤食15毫升就可能失明,70毫升就能致命,急性中毒的早期癥狀是頭昏頭痛、乏力、視力模糊,嚴重時會直接昏迷。
買到假酒想維權,遠比想象中困難,首先普通消費者缺乏專業的品酒和鑒定能力,即便覺得酒的口感不對,也難以提供有效的證據。
其次平臺維權流程繁瑣,要求消費者提供“完整錄屏”“國檢或中檢出具的檢測報告”,而自費送檢的費用往往很高,最后即便證實是假酒,平臺也大多只同意退貨退款,檢測費不予報銷,所謂的“假一賠十”基本無法兌現。
惡劣的是部分商家會誘導消費者加私下轉賬,一旦出問題便刪除好友、關閉店鋪,消費者連訂單記錄都沒有,維權更是無從談起。
![]()
黑貓投訴平臺顯示,“+茅臺”相關投訴超700條,“+五糧液”接近500條,大多以退款告終。
直播間假酒不僅坑害消費者,還嚴重擾亂了白酒市場的正常秩序,《中國酒類產業知識產權報告》顯示,86.96%的酒企曾遭遇知識產權侵權,其中商標侵權占比高達78.26%。
五糧液在對消費者線上購買的148瓶產品鑒定中,發現18瓶假冒產品,其中77%來自某電商平臺“百億補貼”頻道。
為了打擊假酒,茅臺組建了100人專職維權隊伍,每年投入超4億元用于防偽應用及市場維權,五糧液推出專門客服熱線,加入阿里巴巴打假聯盟,但這些措施面對隱蔽的直播售假鏈條,仍顯得力不從心。
![]()
結語
直播間假酒亂象,從來不是簡單的 “低價撿漏” 騙局,而是游走在法律邊緣、漠視生命健康的惡性行為。
168元6瓶的 “五稂液”,背后是250%的暴利收割,是 “騙一次就夠” 的無良心態,更是甲醇中毒、失明致命的健康風險。
治理假酒不能只靠消費者“擦亮眼睛”,更需要監管部門利劍高懸,嚴查制假售假全鏈條,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堵住監管漏洞,酒企升級防偽技術,降低鑒別門檻。
唯有多方攜手、標本兼治,才能擊碎不法商家的暴利幻想,鏟除假酒生存的土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