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訊(記者 劉珺 侯菲)近年來,高職單招這種招生模式已經越來越受到眾多高中學子的青睞。今年“升學季”期間更是如此。伴隨著西安單招培訓市場迅速升溫的勢頭,校園周邊、社交平臺上的各類培訓廣告隨處可見,不少學生與家長懷著“升學+就業”的雙重期待前來咨詢,市場呈現“供需兩旺”的局面。
“孩子成績中等,參加普通高考有壓力,單招看起來機會更大,報個培訓班更穩妥。”一位陪同孩子前來咨詢的家長說。不少學生也坦言,選擇單招,既是為了“有學上”,也是為了將來就業能多一份保障。在這股熱度的背后,記者對西安康博爾單招培訓機構的和平門分校與灃東新城總校展開了實地調查。
探訪康博爾分校:資質未明,僅為“咨詢點”
8月20日,記者來到了康博爾單招培訓和平門分校。該機構屬于獨棟運營,外墻上標有“康博爾單招升學美術高考”字樣,走廊宣傳海報上寫著“走進康博爾,圓你大學夢”。
分校招生負責人曹老師表示,此處為康博爾分校,總校位于灃東新城,全稱為“西安康博爾藝術技師學院”,分校是其“旗下子品牌”。被問及是否已開展單招培訓時,曹老師表示“目前尚未開班”。當記者要求查看辦學許可證時,他予以拒絕,表示“沒開班不能出示”,并解釋稱,該證件僅在開班后應對行政部門檢查時使用。
對于在家長咨詢時為何不出示資質證明的問題,曹老師表示:“我們隸屬于人社局,不屬于教育局,家長咨詢時無需出示證件。”他還強調,分校僅為咨詢點,學生上課與住宿均安排在總校。
總校回應:具備教學資質,管轄權引爭議
8月21日,記者前往位于灃東新城的西安康博爾藝術技師學院。校門口的宣傳標語醒目,門衛也證實,校內確有單招培訓。記者隨后通過電話聯系到了該院院長栗紅強。栗院長表示,學校系人社局批準的技師學院,屬于三校生范疇,學生可參加高職分類考試與職教本科考試,這些均為政策允許。
對于單招培訓中的語數外等文化課程教學資質問題,栗院長明確表示:“我們不歸教育局管,人社局頒發的辦學許可證已包含語、數、外等學科的教學資質,這是辦學的基本要求。”他補充道,去年有十幾名學生通過此類考試升入本科,并強調“三校生與普高生考試資格同等”。
然而,當記者咨詢西咸新區教育體育局時獲悉,西安康博爾藝術技師學院“不屬于教育體育局職能范圍”。
在了解過程中,相關職能部門表示,對相關單招培訓情況不了解,僅明確職業高中學生可參加單招考試,建議市民直接向機構咨詢資質問題。
截至目前,康博爾方面尚未出示其單招培訓的辦學許可證。
陜西單招:兩類考試路徑明確,錄取后無需再參加高考
據了解,單招全稱為“單獨招生”,是部分高校面向中職生和普高生的自主招生方式,錄取學生與高考錄取生學籍待遇一致,考生通過后可免于參加高考。
陜西單招是省內高職招生的重要途徑,分兩類考試。3月份的高職分類考試面向應往屆普高生、中職生。在普高生中,示范性高職院校考生參加語數英考試和職業適應性測試,綜合評價招生院校用學業水平測試成績折算文化分,再加測職業適應性測試;中職生參加語數英考試和職業技能測試。6月份的職教單招僅面向應往屆中職生,參加語數英考試、專業理論考試和專業技能測試。兩類考試均在高考前完成錄取,未錄取考生可繼續參加高考。
專家提醒:理性看待單招培訓,警惕信息不對稱
教育界人士王智魁指出,單招培訓的熱度背后,折射出家長對升學路徑的焦慮與信息不對稱。他提醒,部分機構利用這種心理,以“遮掩資質、誘導報名”等方式招生,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還可能造成家庭經濟損失,更會損害職業教育的社會信任度。
王智魁建議,家長在選擇相關機構時,應以“資質合規、信息透明”為前提,理性看待其承諾。正規的單招培訓機構能幫助學生了解考試方向,但前提是建立在真實、合法的辦學基礎上。
相關鏈接什么是“單招”?
單招是本省的專科院校針對本省學生單獨組織的一次招生,也稱“春季高考”。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的3月份。單獨考試招生是進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樣化選拔機制的試點,是國家高考的組成部分。學生入校后與統招學生的待遇相同。單招為考生提供了區別于普通高考的升學路徑。
單招一般在3月份進行,如果未被錄取或對錄取結果不滿意,考生還可以繼續參加6月份的普通高考,相當于多了一次選擇的機會。單招考試的內容更側重于基礎知識和職業潛能,題目難度通常低于普通高考。通過單招被錄取的考生,在計劃性質、學籍管理、學費、在校待遇、畢業文憑和就業政策等方面,與通過普通高考錄取的學生完全一致。
四步避開單招培訓陷阱
為幫助學生與家長理性選擇,記者結合市場現狀與監管建議,整理出了以下四點注意事項:
查資質:要求機構出示辦學許可證,并核實發證單位與業務范圍。拒不出示或以“內部資質”等理由搪塞的機構應謹慎選擇。
辨承諾:警惕“包過保錄”“內部名額”等話術。正規機構不會作出絕對化承諾,相關條款應寫入合同并明確違約責任。
審合同:仔細核對課程內容、課時安排、收費明細及退費機制,避免模糊條款與隱性收費,拒簽空白合同。
留證據:妥善保存宣傳材料、溝通記錄、合同與繳費憑證等。若發生糾紛,可先與機構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向主管部門投訴或通過12315平臺維權。
陽光報社官方微信公眾賬號
《陽光報》熱線電話:029-86253335。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