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記者 陳貞君 王向鋒
【導語】一棟樓、一個碼,背后藏著怎樣的智慧密碼呢?近日,鄭州新密市用“一樓一碼”破解房屋質量監管難題,用小小二維碼,串聯起房屋質量與民生安心,為智慧城市建設添上溫暖的一筆。
【出鏡】河南廣電大象新聞記者 陳貞君
這里是新密市一個新建的住宅小區,看上去其實和普通的小區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呢,密碼在這里!大家看,住宅的外墻上有一個二維碼,據說是這棟樓的電子身份證和體檢報告。咱們來一起掃一掃,看能掃出什么來。
這一掃可以說是信息秒出呀,一樓一牌一碼,我們能看到這個建筑面積、建筑所用的保溫材料、混凝土,哪個公司生產的、檢驗日期.…..除了檢測參數之外,還有五方主體,負責人、甚至聯系電話都能看得到。可以說,如果房子出現了任何的質量問題,都是一查一個準兒。
【同期】鄭州新密市某社區居民 劉慧杰
有了這個二維碼以后,像給房子做了一個全身的CT,以前買房子感覺像是開盲盒一樣,都不太清楚,現在我感覺開發商還是比較有誠意和自信的,讓大家買得放心、住得安心。這個相當于給整棟樓建立了一份從出生就開始的“電子健康檔案”。
【正文】“一樓一碼”的背后,是一場建筑行業監管模式的深刻變革。在新密市一個在建項目現場,每一批建建材從進場開始,質檢員就會用RFID射頻技術為它賦予唯一的身份證——信息芯片,驗收、送檢、審核等各個環節都必須刷臉和電子簽名,形成環環相扣、無法脫節的追溯鏈條。
【同期】鄭州新密市翰林譽府建設項目負責人 楊偉超
之前它是人盯人嘛,一個人盯一塊兒,還需要可多人、紙質材料一張張填報,現在的話,只需要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每一批保溫材料進場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一個數字的“牢籠”,它就像一個數字的鎖扣,你想跳過任何一個環節的話,系統就卡住你,不讓你進行下一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嚴格按照規范來。
【正文】支撐“一樓一碼”的,是新密市打造的“智慧住建平臺”。平臺匯聚了房屋建設全鏈條的海量數據,通過三級管理體系和嚴格的審批流程,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這不僅杜絕了“打招呼”“說情風”等現象,也讓監管效率大幅提升。
【同期】鄭州新密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技術監督中心主任 康玉峰
對我們來說太便利了,它還帶現場的工地監控。可以這樣說,咱坐在辦公室,這個工地現場的人員、施工情況、整個樓的建設現狀,我們就是拿個手機就全部看完了,如果說他們有不規范的行為,咱在這個平臺上就直接下指令了,很方便,這大量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
【正文】如今,“一樓一碼”已融入住建業務全鏈條。從征地拆遷、施工許可,到質量監督、預售交房,所有信息都匯聚于此。
【同期】鄭州新密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局長 李忠敏
我們要從房子的建造檔案延伸到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檔案,從規劃開始,就給他一個數字的孿生兄弟,未來的維修、改造都有據可依。其次我們要擁抱智慧工地、CIM城市信息模型等技術,從管好一棟樓升級到管好一個片區,甚至一座城,實現更精細化的治理,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圍繞好房子這個核心,構建一個從建設、交付、到維護的全鏈條配套服務體系,扎實推進“四好(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讓老百姓真正的安居樂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