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亞洲防務安全》報道,塔吉克斯坦在2021年底已通知新德里不再續簽艾尼空軍基地租約,并要求印度空軍全面撤出。2022年隨著最后一批印度駐軍與Mi-17直升機撤離這座運營近20年的軍事戰略要地,新德里失去了其唯一的海外空軍立足點,印媒直言“印度在中亞的戰略縱深楔子徹底斷裂”。
![]()
對于印度而言,這個斥資7000萬美元打造的海外基地,曾被新德里視為制衡地區對手、滲透中亞腹地的核心抓手,如今的退場標志著其“逐鹿歐亞”的大國戰略影響力嚴重萎縮。
耗資7000萬美元的“戰略賭注”
據《印度斯坦時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話透露,實際上印度在塔吉克斯坦的駐軍早在3年前就完成了撤離,或許是出于面子原因,印度政府一直沒有對外公布,直到現在才走漏了風聲。
不出意外,在得知印度失去其唯一的海外空軍立足點后,印媒集體陷入焦慮,據印媒報道,塔吉克斯坦收回艾尼空軍基地,不僅是因為印度租約到期,其中還有受到來自中俄的共同壓力,兩國均不希望有非本地區的軍事人員在這個基地駐扎。
![]()
從地理位置上看,這座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以西15公里處的空軍基地,曾是蘇聯從1979到1989年經略阿富汗的核心“跳板”,其3200米的加長跑道可起降米格-29等先進戰機,距克什米爾僅約20公里,緊鄰戰略要地瓦罕走廊。
1991年在蘇聯解體后,塔吉克斯坦繼承了該基地設施,但由于90年代末,塔吉克斯爆發全國性內戰,國內經濟嚴重受挫,無力拿出資金維持基地設施。
對印度而言,艾尼空軍基地堪稱“天然戰略前哨”,不僅向北可深入中亞能源富集區,更關鍵的是,向東就能對巴基斯坦形成“背后包抄”,尤其在經歷1999年卡吉爾戰爭之后,艾尼空軍基地就成了印度安全部門眼中,破解巴基斯坦地緣封鎖的關鍵節點。
2002年,當時阿富汗局勢剛穩定,印度抓住機會跟塔吉克斯坦敲定了防務協議,承諾至少投資7000萬美元對該基地進行現代化翻新建設。
艾尼基地經過印度的改造后,3200米的跑道就能起降蘇-30MKI這種重型戰機和和米-17直升機,還建造了新的機庫、指揮中心和軍人宿舍以及醫院,并常派駐150人規模的部隊維持運營。
![]()
印媒體曾興奮地宣稱,作為印度的唯一海外軍事基地,一旦有需要,印度的空中力量能快速從這里出動對巴基斯坦形成“南北夾擊”;情報偵查范圍可覆蓋周邊上千公里,能夠追蹤阿富汗巴達赫尚省的地區武裝活動,在局勢變動時有能力快速介入,甚至監視中國西部情況,戰略價值極高。
對于新德里而言,從2002年簽協議到2022年撤離,印度在艾尼空軍基地咬牙經營了整整20年,前后拿出7000萬到1億美元巨資,將其打造成了一個集情報、人道主義行動和反恐協調的綜合性基地。這里不僅是印度的一個普通前沿作戰基地,更是其重要戰略支點,能將印度的地緣政治影響力延伸至中亞甚至歐亞大陸。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反塔利班指揮官艾哈邁德·沙阿·馬蘇德在2001年遭遇暗殺未遂后,就是在印度野戰醫院接受的治療。
大國博弈下的無奈退場
除此之外,印度為了拿下艾尼空軍基地,還許諾幫塔吉克斯坦培訓飛行員,派軍事技術人員給塔吉克斯坦的戰機做維護,甚至在塔吉克斯坦南部的伯克哈塔爾建了一家50張床的醫院。
可就算印度付出這么多,最后還是在2021年收到塔吉克斯坦拒絕續簽租約的“逐客令”,這背后是多重戰略博弈的必然結果。其中最核心的制約是來自俄羅斯的強硬立場。
長期以來,中亞地區就是屬于俄羅斯的“勢力范圍”,塔吉克斯坦作為集安組織成員,安全上嚴重依賴俄羅斯。俄羅斯的第201摩托化步兵師在塔吉克斯坦駐扎了7000多名士兵,直接承擔塔吉克斯坦與阿富汗交界的邊境安全任務,同時保持其對中亞國防政策的主導地位。
![]()
在俄羅斯眼里,中亞就是自家“后院”,艾尼空軍基地里的印度駐軍就是個“外人”,是破壞自己主導的中亞安全體系的“非體系內變量”。而印度還試圖進一步擴大在艾尼空軍基地的軍事力量,部署17-1V運輸直升機中隊和蘇-30MKI戰機,此舉直接被俄羅斯視為“太歲頭上動土”,最終在俄方施壓下未能成行,基地僅能維持少量直升機存在。
塔吉克斯坦要想繼續拿俄羅斯的安全保護和經濟援助,就必須表忠心,而趕走印度在此的駐軍就是最直接的投名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塔吉克斯坦也有自己的考量,作為中亞小國,塔吉克斯坦經濟實力弱,安全和經濟層面上都依賴俄羅斯,不僅如此,中亞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區域,塔吉克斯坦非常渴望借中國“一帶一路”的東風快速發展國家經濟,而地區穩定和安全是經濟發展的關鍵前提。
如果長期讓印度駐軍,塔吉克斯坦擔心未來會陷入“大國博弈”的漩渦,對自身安全穩定和經濟發展很可能弊大于利,所以綜合來看,拒絕跟印度續簽租約,是塔吉克斯坦權衡利弊后最現實的選擇。
與此同時,印度的基地運營始終未能突破“名存實亡”的困境:盡管投入巨資翻新,卻因俄羅斯和巴基斯坦的反對始終未能部署固定翼戰機,所謂“軍事威懾”淪為空談。
印度戰略困局暴露無遺
對印度而言,艾尼空軍基地的丟失不光是印度在中亞戰略部署的失敗,更給它的“大國夢”澆了一盆冷水。
印媒哀嘆,艾尼基地是印度進入中亞的“唯一軍事跳板”,其存在使印度得以參與阿富汗戰后事務、保障能源運輸通道安全,并構建對巴基斯坦的戰略牽制。
![]()
如今這一支點崩塌,意味著印度在與中巴的地區博弈中失去關鍵籌碼。未來新德里在監控巴基斯坦、介入阿富汗局勢的能力大幅下降,之前20年籌謀構建“恰巴哈爾港+艾尼基地”的中亞-南亞聯動通道成了空談。
而印度在中亞的影響力本就依賴“經濟援助+軍事存在”的組合拳,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中亞的深入推進,俄羅斯對地區安全的掌控力持續強化,印度面臨著重組其中亞戰略的迫切需要。
如今印度國內,反對黨批評這一事態發展是“莫迪外交的戰略失敗”,認為新德里低估了中俄在中亞地緣政治版圖的影響力。
軍事分析人士認為,之后新德里可能會轉向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建立軍民兩用伙伴關系和輪換使用協議,或者加強其在波斯灣和印度洋的存在,利用貿易和物流來維持其在歐亞大陸的戰略機動性。
最后
艾尼空軍基地的撤離風波可以說是印度中亞戰略受挫的縮影。對新德里而言,失去的不僅是一座軍事基地,更是在大國博弈中立足中亞的“戰略楔子”。
當印媒慨嘆“縱深盡失”時,實則折射出一個現實:在中亞這個“大棋局”中,沒有匹配的綜合國力,僅憑短期投入與戰略投機,再用心的“經營”也終究只是曇花一現,唯有與地區核心利益訴求形成深度契合,才能真正實現影響力的扎根。
而印度此次“大國夢”的破滅,也為全球地緣格局中“中小國家如何平衡大國關系”提供了鮮明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