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紅軍城的局勢已經沒啥懸念了,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淪陷就是早晚的事兒。城里還剩5000名烏軍,東、西、南三面全被俄軍堵死了,唯一能往外跑的北面,也被俄軍的炮火封得嚴嚴實實,想撤都撤不出去。已經有一部分烏軍士兵扛不住這壓力,直接向俄軍投降了,可澤連斯基那邊還沒松口,硬要讓剩下的人接著抵抗,死戰到底。這事兒看著挺讓人費解的——紅軍城這仗都打了一年多了,烏軍之前能在這么個小城里硬扛俄軍這么久,為啥現在突然就頂不住了?
![]()
先說說烏軍為啥能守這么久。這紅軍城真不算大,連郊區加起來才30平方公里,城區也就15平方公里,說白了就是個巴掌大的地方。但就這么個小城,俄軍圍攻了一年多都沒拿下來,烏軍確實夠能打,不怕死。核心就倆原因,一是無人機多到嚇人,二是防御工事修得跟鐵桶似的。
這紅軍城的仗,簡直就是無人機的“狂歡”,說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無人機戰役都不為過。每天天上都有上千架無人機在互相廝殺,跟蝗蟲似的密密麻麻,前線每個角落都被盯著。尤其是8月份,俄烏雙方在這兒投的無人機都快到6300架了。俄軍士兵想往城里沖,首先得闖過這道無人機防線,可這些無人機24小時不休息地監控,地面上有一點動靜就被發現,俄軍根本沒機會從地面突進。逼得俄軍沒辦法,只能偷偷挖地道,想從地下鉆進去里應外合,結果呢?先頭部隊倒是鉆進去了,可后援被烏軍的陣地攔在外面進不來,最后鉆進地道的俄軍特種兵反而被烏軍反包圍了,突襲直接泡湯。這無人機算是給烏軍撐起了一道空中防線,讓俄軍寸步難行。
再就是烏軍的防御工事,那是真下了血本,全城堡壘化可不是說著玩的。城里每一棟樓、每一個工廠、每一條街道,都被改成了碉堡,地下還挖了一大堆隧道和工事。就算俄軍用重炮把地面建筑炸成廢墟,烏軍也能躲到地下接著打。這就把俄軍逼得沒辦法,只能打“逐樓爭奪戰”,一條街一條街地慢慢推進,遇到大點的工廠,再配上地下工事,俄軍有時候打一個星期、一個月都拿不下來。烏軍這防守思路確實賊,把小城打造成了啃不動的硬骨頭。
但俄軍也有自己的殺手锏——炮火比烏軍猛,兵力比烏軍多,硬生生靠消耗戰跟烏軍磨。這種打法看著笨,傷亡大、速度慢、成本還高,但架不住俄軍耗得起啊,這就是所謂的“死亡磨坊”,不糾結于一時的快慢,就是拼著把烏軍磨死。俄軍心里打得明白,俄烏這消耗戰,不是在紅軍城打,就是在別的地方打,與其去強攻后面更堅固的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瑪托爾斯克雙子城,不如把紅軍城當成誘餌,把烏軍的精銳部隊引到這兒來,集中殲滅。這算盤打得是真精,不跟硬骨頭死磕,專挑相對好啃的,還能把對方的主力耗在這兒。
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消耗,俄軍現在已經用8倍的兵力把紅軍城團團圍住了。城里那5000烏軍,看著還有點規模,可實際上已經是甕中之鱉,東、西、南三面跑不了,北面想撤還得頂著俄軍的炮火,只要一潰敗,俄軍的火力馬上就會全開追擊,根本沒活路。從純粹的軍事角度看,烏軍現在堅守紅軍城已經沒啥意義了,繼續耗著就是白白犧牲,可澤連斯基為啥還非要讓士兵死戰到底?
說白了就是倆目的:一是向外界證明烏軍還能打,不是不堪一擊;二是給北約看,讓人家接著給軍援。要是連紅軍城都守不住,北約那邊的槍炮彈、資金可能就斷供了,所以哪怕是必敗的局,澤連斯基也只能硬著頭皮讓烏軍扛著。這事兒真挺諷刺的,前線士兵在“死亡磨坊”里拼死活,背后卻是政治上的算計和博弈。烏軍士兵打得夠頑強,可架不住俄軍的兵力火力壓制,更架不住這種明擺著的消耗陷阱。
現在的情況就是,俄軍靠著人多炮猛,一點點把烏軍的防線磨破,5000烏軍被圍得水泄不通,投降的人越來越多,淪陷只是時間問題。澤連斯基硬撐著讓士兵死戰,看似是在保城,其實是在保自己的政治資本和北約的援助。這仗打到這份上,已經不是單純的攻城略地了,就是赤裸裸的消耗和殲滅。烏軍的堅守看著悲壯,可從軍事邏輯上根本站不住腳,純屬用士兵的命換政治上的喘息。
接下來就看這5000烏軍能不能創造奇跡,或者澤連斯基會不會突然松口讓部隊突圍。但就目前這局勢,突圍的可能性太小,俄軍早就把退路封死了,就等著烏軍潰敗然后痛打落水狗。紅軍城這“死亡磨坊”,最后大概率是以烏軍全軍覆沒收場,而澤連斯基能不能靠著這波死戰拿到想要的軍援,還是個未知數。這背后的彎彎繞繞,遠比戰場本身更讓人琢磨,也讓人想知道,這場消耗戰到底還得打多久,還得有多少人為此付出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