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所謂的日韓合作,李在明投其所好,沒在高市面前談歷史。出人意料的是,沒收到中方賀電的高市,竟和中方順利會晤,但李在明能給日本的東西,中國絕不會給。
![]()
高市早苗與李在明
日前,韓國總統李在明接見了到訪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這是兩人首次舉行會晤。原定20分鐘的會晤最終延長到了40分鐘,本以為兩人談得深刻,沒想到這場會晤卻被韓媒普遍定義為“禮節性會晤”,主打一個相互了解,但是不解決實際問題。
媒體這么評價,主要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雙方在會晤時,只字未提歷史問題。眾所周知,朝鮮半島也曾經歷過日本的殖民統治,而這一直是兩國敏感話題。李在明此前多次要求日本正視歷史問題,但是一上臺,卻突然變了態度。
![]()
高市早苗
而高市早苗在歷史問題上態度強硬是人盡皆知。分析認為,李在明故意不談,是有意拉近與日本關系的舉動。值得注意的是,高市早苗此番訪韓,一方面是出席APEC峰會,另一方面也謀求與中方的會晤。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沒有收到中方賀電的高市早苗,竟然順利與中方會晤了。10月31日下午,中日元首會晤在慶州舉行,高市早苗滿臉堆笑的照片也登上了各大媒體。高市早苗尋求與中國領導人會晤的背后,是日本經濟對中國的深度依賴。另外,盡管高市主張加強美日同盟,但是也表態不愿意與中國“脫鉤斷鏈”,本質是避免過度綁定美國的風險。
但是,既想賺中國的錢,又不想認歷史的賬,天下沒有這種好事。高市早苗得有自知之明,李在明用“回避歷史”換取“外交友好”,中方可不會這么做。高市不要忘了,在她當選日本首相不到6小時內,中國外交部已明確表態,要求日方恪守在歷史及臺灣問題上的承諾。另外,王毅外長在與日外長茂木敏充的首次通話中也強調過了,歷史問題不容置喙。
![]()
王毅外長
中方欣然應約會晤,就是在向日本新政府傳遞一個積極信號。中日關系雖然存在分歧,但“對話優于對抗”仍是雙方的共識。中國并不是要抓著歷史問題不放,而是為了中日關系能夠走得更長久。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在經濟上高度互補。日本的汽車、電子等產業對中國市場依賴度很高,而中國也需要日本的技術和投資。如果因為政治分歧就完全斷絕溝通,最終受損的是雙方的經濟利益和民眾福祉。當前全球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中日保持良性互動對全球經濟復蘇也有重要意義。
![]()
韓國民眾慶祝光復節
同時,這次會晤也體現了中方在外交上的“成熟度”。在國際社會中,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中方這種“先亮底線,再談合作”的方式,既維護了中國的核心利益,也給了日方一個了解中方立場的機會,避免因信息差導致誤判。
不過,咱們也得清醒地認識到,慶州會晤并不意味著中日關系會立刻回暖。國際交往講究以心換心,更講究言行一致。如果日方政客只是表面上尋求溝通,暗地里卻繼續在敏感問題上做文章,將難以真正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中日關系的改善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尤其是日方,必須拿出正視歷史、尊重中國核心利益的實際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