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理論,叫作課題分離,安陵容是如何犯這個錯的呢?
初看安陵容的時候,隨著她不斷地用陰損的手段害甄嬛,人們對她是越來越不待見。
可是回過頭來再看這個女人的一生,忽然間覺得有些可悲和可憐。
劇中的安陵容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原是我不配。”
甚至在彌留之際,甄嬛還沒有走遠時,還在說:“我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
也如她所感嘆的那樣,她的一生到落幕,一直都活得不開心,猶如被人扯著線的風箏。
可是安陵容不知道的是,造成她的一生如此讓人唏噓,不是什么配與不配,也不是所謂的值得或不值得。
而是因為她一直固執己見,沒有早些看清這一點。
1 受點挫折就哀嘆自己不配
安陵容雖說出身卑微,沒有甄嬛和沈眉莊那樣光鮮,可好歹有個當官的爹。
但自從被口無遮攔的夏冬春嘲笑后,她越發覺得自己的家庭說出來很丟臉。
![]()
原本她也是一個從家里剛出來,來到天子腳下,還是懵懵懂懂的少女。
一開始便遇到熱情好客的甄嬛,體會了一把出門靠朋友的熱乎勁兒。
可是好景不長,畢竟自家爹官位墊底,來到貴女扎堆的地界,不爽也得憋著。
一方面安陵容心中有個小賬本,把別人對她的輕慢和欺負,一一都詳細地記下來,以便將來有機會狠狠地報復回去。
一方面在內心里,滋生了深深的不配得感,這主要體現在她不能受一點點委屈。
不管誰給她氣受了,也不管這委屈對方是故意的,還是無意造成的,她都歸結為自己不夠高級,不配得到別人的好,更不配擁有好的東西。
每次甄嬛對她好時,皇上開始召見她時,她的開心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眉梢眼角蔓延開來。
而當甄嬛把注意力放到其他姐妹身上,皇上開始遺忘她的存在時,她也有努力展現自己,但第一時間還是會自言自語:“原本是我不配。”
哪里就不配了呢?多少高官家出來的千金,都沒有機會和甄嬛成為姐妹,而她安陵容做到了。
那么多后宮的妃嬪,從進宮到挨過漫長的歲月,沒見過皇上幾眼的大有人在。
可她安陵容不僅見到了皇上,侍寢了無數次,還讓皇上記住了她乖巧聽話、能歌善舞。
所以,不管安陵容內心的不配得感有多么重,她都通過努力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2 至死都覺得自己的這一生不值得
安陵容的自卑,真是深到了骨髓里。
華妃死的時候,滿眼都是對皇上的怨憎,恨他毀了自己原本可以圓滿的一生。
![]()
沈眉莊彌留之際,努力撐著一口氣,只為交代甄嬛和溫實初,一定要照顧好她剛生下來的孩子。
這是她留在世上唯一的念想,也是她生命圓滿的象征。
瓜六祺嬪被亂棍捶打的時候,還在拼命地掙扎,想要皇上厭惡甄嬛,也想為自己的族人開罪。
就連孤女葉瀾依,身為拽妃的她屠龍成功后,用利刃劃破皮膚,離開的時候也是微笑著。
她笑終于為果郡王報了仇,而且甄嬛還為果郡王生下兩個可愛的龍鳳胎。
你看別人走的時候,有人對生充滿了渴望,有人覺得生命的句號畫得很圓滿。
而同樣是大胖橘的女人,到閉眼前夕,還是一臉的凄涼。
那一句“我這一生,原本就是不值得”,聽的人不免也彷徨不安。
真不知道該說她是想做好人的心太執著,還是對自己要求太嚴苛。
在一眾佳麗中,她的綜合條件并不出眾。
可是她愣是憑借著自己的韌性,苦練唱歌和冰嬉,同時在刺繡和制香方面的造詣也頗深。
靠著這些,她一步步爬上高位,還兩次救出被貶入獄的渣爹。
如果不是跟著皇后壞事做盡,這樣的她即便沒有皇上的青睞,在甄嬛戰隊里,活得應該也不差。
3
阿德勒是心理學創始人,他提出了課題分離這個心理學概念。
具體是指有的人活得沒有自我認同感,也就是把別人的事和自己的事混為一談。
就如安陵容這般,本身如頑強的勁草,不屈不撓地向上攀登。
可是一旦聽到周圍人的風言風語,或者得不到他人的認同,就會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
俗話說:誰人背后不說人,誰人背后不被人說。
做人要守住道德底線,同時也不必太在意別人的閑言碎語。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