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紅燭高照,絲竹悠揚。
惇親王的婚禮正進行到最熱鬧的時刻,滿堂賓客舉杯相賀。太皇太后
惇親王接過匣子,匣蓋上刻著"眉莊遺言"四個字。
淑和公主臉色驟變,起身想要阻止:"兒啊,不急于一時......"
"今日必須打開。"甄嬛的聲音不容置疑。
匣中藏著什么秘密?為何要在大婚之日當眾揭開?
這一切,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的?
![]()
01
京城最盛大的婚禮,從清晨便開始籌備。
惇親王府張燈結彩,紅綢從門楣一直延伸到街尾。侍衛們早早守在府門兩側,等候著皇室宗親和朝中重臣的到來。
惇親王站在銅鏡前,任由侍從為他整理禮服。
他今年二十歲,眉眼溫和,舉止儒雅,是宮中出了名的謙謙君子。作為淑和公主的獨子,他從小便深得太皇太后甄嬛的疼愛。
"王爺,吉時快到了。"管家在門外提醒。
惇親王深吸一口氣,看著鏡中的自己。今日之后,他就要成家立業。新娘是鎮國公府的千金蘇氏,知書達禮,模樣俊秀,兩家門當戶對。
這門親事,連太皇太后都格外滿意。
他走出內室,母親淑和公主正在等他。
淑和公主已經四十出頭,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痕跡,但依然能看出年輕時的美貌。她今日穿著一身華貴的宮裝,頭上珠釵搖曳。
"母親。"惇親王上前行禮。
淑和伸手為他整理衣襟,聲音有些顫抖:"今日是你的大喜之日,為娘心里高興。"
惇親王察覺到母親的異樣:"母親可是身體不適?"
"沒有。"淑和很快收斂情緒,"只是想起你外祖母,若她在世,定然會為你高興。"
提起外祖母沈眉莊,惇親王眼中閃過一絲遺憾。他從未見過外祖母,只從母親和太皇太后口中聽說過她的事跡。據說外祖母溫婉賢淑,深得先帝寵愛,可惜在母親十歲那年便病逝了。
"母親放心,孩兒會替外祖母多上一炷香。"
淑和的眼眶微紅,她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么,最終還是咽了回去。
門外傳來喧鬧聲,賓客陸續到來。
禮部官員高聲唱名:"太皇太后駕到——"
所有人立刻肅靜,齊刷刷地跪下行禮。
甄嬛在宮女的攙扶下緩步走來,她已經七十多歲,但精神矍鑠,一雙眼睛依然銳利。
惇親王和淑和連忙上前迎接。
甄嬛看著惇親王,眼神復雜,良久才嘆了口氣:"你這眉眼,真像你外祖母。"
她每次見到惇親王,都要說這句話。
惇親王恭敬地回應:"多謝太皇太后夸贊,孫兒能有外祖母一分風采,便是福氣。"
甄嬛沒有再說話,只是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她轉向淑和,目光中帶著難以言說的情緒:"淑和,今日過后,惇兒就要成家了。你也該放心了。"
![]()
淑和低下頭:"全憑姨母照拂。"
甄嬛搖搖頭:"不是我照拂,是你母親的在天之靈在護佑你們。"
說完這話,她示意宮女拿來一個紫檀木匣。
那匣子不大,但雕工精美,上面刻著"眉莊遺言"四個字。
淑和看到這個匣子,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02
三個月前。
甄嬛坐在寢殿里,翻看著一本舊冊子。那是眉莊生前的日記,她保存了幾十年,從未示人。
"太皇太后,鎮國公府遞來帖子,說是想與惇親王議親。"宮女在門外稟報。
甄嬛放下冊子:"鎮國公府?哪家的女兒?"
"是鎮國公的孫女,姓蘇,閨名婉兒,今年十八歲。"
蘇氏。
甄嬛的手微微一顫。
她想起眉莊臨終前的囑托,想起那個埋藏了幾十年的秘密。
"去查,查清楚這蘇家的祖籍,查清楚蘇婉兒的祖母是何人。"
宮女愣了愣:"太皇太后,這......"
"去查!"甄嬛的聲音不容置疑。
半個月后,消息傳回來。
"太皇太后,查清楚了。蘇婉兒的祖母,原名蘇氏,祖籍江南,早年曾有個姐姐入宮選秀......"
甄嬛閉上眼睛。
她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當夜,她獨自來到佛堂,跪在眉莊的靈位前。
"眉莊姐姐,我該怎么辦?"
"若是阻止這門親事,外人必然生疑。若是不阻止,惇兒和那蘇家女成婚后,真相遲早會暴露。"
煙霧繚繞,靈位無聲。
甄嬛跪了一夜,天亮時,她終于做出決定。
她讓人取來那個紫檀木匣,那是眉莊臨終前交給她的。
"若是淑和的后人將來要與蘇家聯姻,務必在婚前打開此匣。"
這是眉莊的遺言。
甄嬛打開匣子,里面有一封信,一幅畫像,一塊玉佩。
她展開信紙,眉莊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
看完信,甄嬛的眼淚滾落下來。
"眉莊,你真是苦了一輩子......"
03
鎮國公府。
蘇家老夫人坐在院子里,望著天空出神。
她已經七十多歲,滿頭白發,但精神尚好。
"老夫人,小姐的嫁衣做好了。"丫鬟在旁邊說。
老夫人回過神,臉上露出笑容:"好,讓我看看。"
她看著那身紅色嫁衣,眼中卻閃過一絲痛楚。
"可惜你姨婆看不到了......"
丫鬟不敢多問。
府里的人都知道,老夫人年輕時有個姐姐,入宮選秀后便杳無音信。這些年,老夫人一直在打聽姐姐的消息,卻始終沒有結果。
"去,幫我查一查,當年我姐姐入宮后,可曾留下子嗣。"老夫人突然說。
丫鬟一愣:"老夫人,這事兒您不是查了幾十年了嗎?"
"再查一次。"老夫人的聲音很堅定,"這次要仔細查,查查沈惠貴妃的女兒淑和公主。"
"為何突然要查淑和公主?"
老夫人沒有回答,只是喃喃自語:"我總覺得,那孩子的眉眼,和我姐姐很像......"
幾日后,消息傳回來。
"老夫人,查到了。沈惠貴妃當年確實小產過一次,但后來又生下了淑和公主。"
老夫人皺眉:"確定是她親生的?"
"這......宮中的事,不好查。"
老夫人沉默良久:"罷了,等婚禮那日,我親自去看看。"
她總覺得,這里面有什么隱情。
04
婚禮正式開始。
新娘蘇氏在喜娘的簇擁下,蓋著紅蓋頭緩緩走來。她身段婀娜,步履輕盈,雖看不清容貌,但從側影便能看出是個美人。
惇親王站在堂前,等待著拜堂的時刻。
賓客們交頭接耳,稱贊這門親事般配。鎮國公夫婦滿面春風,坐在主賓席上。
唯獨新娘的祖母,蘇家老夫人,坐在角落里,眼神有些恍惚。她盯著堂前的惇親王,又看向上座的淑和公主,喃喃自語:"這眉眼......這眉眼怎么這樣熟悉......"
![]()
旁邊的人沒有聽清她在說什么。
司儀高聲唱道:"一拜天地——"
惇親王和新娘一起跪下,朝著天地行禮。
"二拜高堂——"
兩人轉身,向甄嬛和淑和行禮。
甄嬛坐在上位,神色平靜,看不出任何情緒。淑和的手緊緊攥著帕子,指節都有些發白。
"夫妻對拜——"
惇親王和新娘相對而立,正要行禮。
甄嬛突然開口:"且慢。"
滿堂寂靜。
所有人都看向太皇太后,不知道她為何要在這個時候打斷。
甄嬛站起身,走到堂前:"惇兒,在你拜堂之前,哀家有一件東西要給你。"
她示意宮女將那個紫檀木匣呈上來。
惇親王接過匣子,有些不解:"太皇太后,這是......"
"這是你外祖母的遺物。"甄嬛的聲音很輕,但在安靜的大堂里,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她臨終前交給哀家,說是要在你成婚這日,當眾打開。"
惇親王看著匣子上的"眉莊遺言"四個字,心中涌起一股說不出的情緒。
淑和突然站起身,聲音有些急促:"姨母,不如等婚禮結束后......"
"今日必須打開。"甄嬛打斷她,"這是你母親的遺愿。"
淑和的臉色更加蒼白,她想再說什么,卻被甄嬛的眼神制止了。
賓客們竊竊私語,都在猜測這匣子里裝的是什么。
皇帝也在席間,此刻他也好奇地看著那個匣子:"皇祖母,這里面是何物?"
甄嬛沒有回答,只是對惇親王說:"打開吧。"
05
惇親王深吸一口氣,緩緩打開匣蓋。
匣子里放著三樣東西:一封泛黃的信箋,一幅卷起的畫像,一塊溫潤的玉佩。
他先拿起畫像,慢慢展開。畫上是一位年輕女子,眉眼溫柔,神態嫻靜,正是他外祖母沈眉莊年輕時的模樣。
"好像......"蘇家老夫人突然站起來,她死死盯著那幅畫像,身體開始顫抖,"好像我的女兒......"
她的聲音很小,但坐在附近的人都聽到了。氣氛開始變得詭異。
惇親王的手開始顫抖。他放下畫像,拿起那封信。信紙已經泛黃,邊角有些破損,顯然年代久遠。
信是沈眉莊的親筆,字跡娟秀,卻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沉重。
"惇兒吾孫:
見字如面。
當你讀到這封信時,我已不在人世。若你要娶的姑娘姓蘇,祖籍江南,務必停下這門親事。"
惇親王的心跳開始加速。新娘正是蘇氏,祖籍江南。
他繼續往下讀,下一句話如同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