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山水——古金陵四十八景書畫展
丹楓禪韻,筆墨棲霞——在千年古剎邂逅古金陵的四十八重意境
“一座棲霞山,半部金陵史。”秋日里漫山紅遍的棲霞丹楓,不僅是金陵最動人的勝景,更是六朝古都文脈的璀璨華章。這個金秋,一場名為“彩墨山水——古金陵四十八景”的書畫展,正在棲霞寺云谷藝術館靜謐呈現,邀您于鐘磬梵音間,開啟一場詩畫交融的靈性之旅。
詩畫合一,為古景賦新意
南京,這座“六朝金粉、十代故都”的千年名城,每一處風景都是一首無言的詩,每一段歷史都凝結為一幅深邃的畫。古金陵四十八景,如同四十八顆璀璨的明珠,串起了這座城市的記憶與風華。
本次展覽獨具匠心,以“一景兩詩,詩畫結合”的方式,為這些沉淀在歷史長河中的美景著彩賦新。藝術家不僅用畫筆描繪景致,更以筆墨抄錄與之相關的經典詩篇,讓歷史的回響與視覺的審美交織,織就出一幅幅充滿人文氣息的彩墨山水長卷。
展覽地點
棲霞寺云谷藝術館
Part.01
展覽現場
/古金陵四十八景書畫展/
![]()
![]()
![]()
![]()
![]()
Part.02
部分作品賞析
/古金陵四十八景書畫展/
彩墨山水
金陵美景的詩詞吟詠與筆墨描繪,自古便是文人雅士的靈感源泉。從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到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詩詞為金陵山水注入了不朽的靈魂。本次展覽的核心作品《棲霞勝境》,正是這一傳統的當代回響。
《棲霞勝境》
題棲霞山山居二首 其一(節選)
清 · 屈大均
三峰依棲霞,紫翠多蘭若。
何以棲吾身,云中辨桑柘。
棲霞寺
明 · 祝世祿
曉色披丹嶂,秋聲振綠綺。
朝看鳥路深,夜梵星辰逼。
![]()
《棲霞勝境》畫作)
《棲霞勝境》一作,超越了對外在景物的簡單摹寫,直抵這片凈土的精神內核。畫家以飽含禪意的彩墨,將秋日棲霞的丹楓似火、古寺的梵宇巍峨、千佛巖的歲月滄桑融于一爐。畫面中,舍利塔的莊嚴肅穆與漫山紅葉的熾烈奔放形成絕妙對比,既有工筆的精細,又具寫意的空靈。繚繞的云煙不僅是山間氣象,更是歷史與禪意的氤氳,引領觀者步入一個超越塵囂的靈性勝境。
![]()
《鷺州二水》
登金陵鳳凰臺(節選)
唐·李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
《石城霽雪》
石頭城
唐·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
Part.03
作者簡介
/古金陵四十八景書畫展/
彩墨山水
![]()
此次展覽所展作品皆由朱蘭生先生所繪所書。朱蘭生,筆名朱墨,1953年生,江蘇南京人。書畫代表作多次參加國內外各大展覽。
獲北京《領軍·人物》雜志評選為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理論與實踐創新成果獎金獎。
獲最高人民檢察院主辦的“全國檢察機關文化建設巡禮書畫大展”銀獎。
中國香港特區主辦的“香港回歸10周年書畫名家邀請展”金獎、加拿大中華文化研究院主辦的“加拿大首屆中華詩書畫大展”金獎。
2003年被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2009年獲中國文聯“建國60周年中國文學藝術成就獎”。
2010年獲文化部“第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最佳成就獎。
大美金陵,文脈深邃。
四時輪回,麗景常駐。
于棲霞丹楓下吟誦先賢詩篇,
于千年梵剎中體悟畫境禪心,于古金陵四十八景書畫展共賞勝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