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新型騙局:售后變詐騙入口
北京張女士在直播間花7元購買的電動攪蒜機到貨后發現是壞的,聯系商家售后時被誘導添加私人微信,隨后拉入所謂"商家群"。群內以刷單返利為誘餌,前期小額返現獲取信任后,突然以"操作失誤"為由要求補款,最終累計騙取張女士5萬余元。警方通報顯示,該騙局已形成"故意發錯貨-私加微信-誘導轉賬"標準化流程,全國多地出現同類案件。
![]()
警惕詐騙
詐騙話術解剖:專業術語如何攻破心理防線
詐騙群中高頻出現"系統卡單""聯單任務""風控審核"等專業話術,利用"沉沒成本效應"步步緊逼:河南李女士遭遇的騙局中,對方先以28元紅包和冷風機補償獲取信任,隨后以"賬號凍結"為由要求轉賬4萬元。心理學專家指出,這類話術精準打擊人性弱點——前期小額返現激發貪念,后期制造恐慌阻斷理性思考。
![]()
警惕詐騙
數據透視詐騙群:99%活躍用戶竟是機器人
技術分析揭露詐騙群三大特征:
- 偽造的交易記錄截圖存在統一時間戳和相似話術模板
- 群內真實受害者通常僅1-2人,其余均為偽造的"成功案例"賬號
- "托兒"使用固定話術庫,包括"已提現""跟著老師賺了X萬"等誘導性發言
北京警方數據顯示,某平臺近期關停1.6萬家涉詐店鋪,這些店鋪多銷售U盤、小風扇等低價商品,營業執照多為個體工商戶。
![]()
警惕詐騙
三步反詐指南:截屏比付款更重要
- 存證固化:全程錄屏群聊記錄,保存二維碼、鏈接等電子痕跡
- 平臺舉報:通過購物平臺官方通道投訴,切勿點擊陌生鏈接
- 支付凍結:轉賬后立即聯系銀行止付,支付寶/微信支付可申請延時到賬
北京市反詐中心特別提醒,正規商家絕不會要求消費者脫離平臺處理售后問題。
網購維權紅線:這些動作絕對不要做
三大禁區必須警惕:
- 掃描私人二維碼脫離平臺交易
- 下載陌生APP進行所謂"任務操作"
- 為任何形式的刷單、投資任務墊付資金
警方通報中提到,詐騙分子常以"高額賠償"為餌,實際目的是將受害者引流至非官方渠道。消費者應認準平臺官方客服標識,對"賠償金額遠超商品價值"的情況保持警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