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幫幫忙,我要找我兒子!”1949年4月12日,湖北麻城郊外,幾名解放軍戰士正忙著修整道路,一位滿頭白發的盲眼老太突然抓住了他們的胳膊。她說話不算響,卻透著一股執拗。士兵們連忙停下鐵鍬,把老人扶到路邊的門崗棚里。
麻城這一帶自鄂豫皖時期便是紅色窩點,可國民黨幾十年的拉網清剿,留給百姓的只有爛磚荒草。陳賡率第二野戰軍四兵團南下時,沿途老鄉見到八路出身的解放軍,心里踏實,多出一絲多年不見的笑容。可這位雙目失明的老母親,上來只問了一件事——“徐其孝還在不在?”
守崗的通信兵愣了兩秒,立刻跑去團部。十分鐘后,陳賡大步進了棚子。穿著舊軍棉衣的老太太摸索著扶住陳賡的手臂,聲音帶著顫抖:“首長,我聽人說你們部隊有個徐其孝,他是我娃。”陳賡略一思索,笑意爬上眉角。“大娘,您兒子可出息著呢,這小子如今都是師長了!”
一句調侃,道出兩代革命人馬十四年的聚散。徐其孝1928年才14歲,扛著一桿破步槍在童子團里跑前跑后。那年鄂豫皖蘇區烽火連天,窮孩子活命都難,可他覺得跟著紅軍才算有明天。1930年,紅十二師擴編,陳賡來蘇區組建新兵連。見到這個少年時,陳賡只留一句評語——“眼里有火,心里有根。”
![]()
轉眼到1935年,紅軍長征開始,徐其孝已經掛上營政委肩章。二萬五千里雪山草地,凍傷、槍傷、刀傷輪番上陣,他硬是背著半箱電臺部件走完整程。后來有人統計,他全身大大小小三十七處疤痕,沒有一次是輕傷。徐其孝卻說:“給老百姓一條活路,這點疼算什么。”這種話聽多了,戰友們都習慣當玩笑,可傷疤卻成為他軍旅履歷最清晰的注腳。
抗日戰爭爆發,他調入八路軍一二九師386旅25團。日軍掃蕩,山西大山深處到處都是焦土。夜色里,徐其孝帶隊翻山越嶺,連夜奇襲。團里總結戰報時寫道:七十三次戰斗,無一潰退。陳賡看完拍桌子:“這家伙身上像裝了發條,愈打愈精神。”
![]()
時間來到1948年,他在中原野戰軍先后參加宛東、淮海諸戰,兵臨洛陽時已是副旅長。洛陽城頭雙峰炮樓固若金湯。徐其孝先以一個加強連正面佯攻,自己帶突擊一營沿護城河南岸暗溝進入子午洞,凌晨四點直插城心。七小時后,洛陽守軍旗幟倒懸。陳賡傳電:“兄弟部隊皆稱快,三軍士氣大振。”
然而輝煌背后,是游子難覓鄉音的寂寞。徐其孝離家十六年,家書難通。日寇、頑軍、匪特反復圍剿,他的父親在一次清鄉中被害,弟弟失散,老母親流落街頭。母子間唯一的紐帶,是麻城鄉親口口相傳:“老徐家的娃當官了,帶槍抗日!”
這次四兵團攻進麻城,鄉民們連夜敲鑼放炮。消息像破閘的水傳遍山村。老太太憑著模糊記憶,扯著竹棍一路摸索,直到攔在解放軍陣地前。她看不見,但她認得解放軍雄渾的號角聲。母子重逢那天,戰地指揮所擠滿官兵。徐其孝撲通跪下,手臂顫抖,“娘,我還在,我好著呢!”老人摸到熟悉的肩膀,淚水浸透灰布衣襟。七千多個晝夜的擔驚受怕,在這一聲呼喊里化掉。
![]()
不久,部隊進入渡江戰役總攻準備。徐其孝奉命率172師為突擊梯隊。過江那夜,風高浪急,敵火如雨。他站在艦首,抓著擴音機喊:“怕死的留在船上,想回家的跟我上岸!”說完第一個跳進齊腰的江水。凌晨五點,南京以西守軍被迫棄守,大軍直插江浙要地。士兵們背后議論:師長越打越瘋,卻常把傷員抬到自己船艙,甘苦同當。
新中國成立后,他先后擔任南京警備區副司令、安徽軍區副司令。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缺少熟悉山地作戰的老將,總參想起了這位“疤面書生”。徐其孝已年過六十,卻二話不說,騎著吉普直奔廣西方向集結。他只提一個要求:若能功成,希望組織幫他把母親接到南方養老。戰火停息后,他兌現承諾,把老人接到南寧郊外。那處院子不大,卻種了整片桂花樹,老太太一聞到香味,總說“這和麻城的味道一樣”。
![]()
1984年秋天,徐其孝退休。一身舊傷在陰雨天隱隱作痛,他依舊堅持上午操槍械、下午寫作戰講義。年輕軍官去請教,他常把袖子挽起,指著疤道:“記住,每一刀都是教訓。以后不要再讓新兵負這種傷。”言語簡單,分量極重。
1988年,他奉調北京參加授銜三十周年紀念。許久未見的陳賡部下圍上來取笑:“師長,勛表太滿別掉了!”徐其孝擺擺手:“我捂不住的可不只是獎章,還有命。”眾人一時無言,只剩會場外禮炮連聲。
多年兵戈走到尾聲,那位盲眼老母親終在1991年安然離世,由軍區禮兵護送靈柩回麻城老屋。墓碑旁沒有豪言壯語,只刻兩行字:徐門母陳氏,教子從戎。
![]()
看似普通的一家,扛下半個世紀的風雨。有人統計,整個麻城縣抗戰、解放、抗美援朝、對越作戰共有千余名烈士,徐其孝是極少數“走回故鄉”的人。老兵們說:幸與不幸,都寫在他背后的疤痕里;而那聲“這小子都是師長了”,是母親漫長黑夜里唯一可握住的光。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