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英國最高法院作出一項裁決:法律意義上的“女性”應基于生理性別,跨性別女性不包含在《平等法》中“女性”的定義范圍內,這意味著跨性別女性將被禁止進入女廁所、女子更衣室、女性庇護所等單性別空間。
![]()
這場持續(xù)多年的法律爭議,讓J.K.羅琳再次成為焦點人物,這位《哈利·波特》的作者,從2019年開始就因為性別議題的立場,陷入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公共爭論。
事情起源于2019年,英國研究員瑪雅·福斯塔特因在社交媒體上表示“男人不能變成女人”而失去工作,羅琳公開支持她,這是羅琳第一次因性別議題引發(fā)關注。
![]()
2020年6月,羅琳轉發(fā)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使用“來月經的人”而非“女性”一詞,她在轉發(fā)時寫道:“我們?yōu)槭裁床荒苤苯咏兴齻?女人'?”這條推文迅速引發(fā)爭議,批評者給她貼上了“TERF”(排斥跨性別的激進女權主義者)的標簽。
隨后,羅琳遭遇了大規(guī)模的網(wǎng)絡攻擊。哈利·波特粉絲網(wǎng)站宣布與她切割,華納兄弟在《哈利·波特》上映20周年特輯中沒有邀請這位原著作者,她收到大量死亡威脅和強奸威脅,家庭住址被泄露,不得不加強安保措施。
![]()
在羅琳陷入爭議時,曾出演《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演員們公開表達了不同立場,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發(fā)表聲明說“跨性別女性就是女性”。魯伯特·格林特也表示支持跨性別群體。
艾瑪·沃特森在2022年英國電影學院獎上說:“我在此支持所有的女巫。”有人注意到她隨后用口型補充了“除了某一位”(but one),當時羅琳正因性別觀點受到激烈批評,這句話被解讀為對羅琳的暗諷。
![]()
事后沃特森沒有直接聯(lián)系羅琳,而是通過第三人轉交了一張手寫紙條,上面寫著“對你所經歷的一切感到抱歉”,羅琳對此感到失望,她后來回應說:“她有我的電話號碼。”
羅琳的立場來自她的個人經歷,她曾公開表示自己是性侵幸存者,也經歷過家暴。這些經歷讓她認為,女性專屬空間對保護女性安全很重要。
![]()
她堅持認為如果允許生理男性僅憑自我認同就能進入女性更衣室、衛(wèi)生間、庇護所甚至監(jiān)獄,會對基于生理性別設立的保護措施構成挑戰(zhàn),可能影響女性的安全。
這個觀點在英國社會引發(fā)了持續(xù)爭論,支持羅琳的人認為,生理性別是客觀事實,女性專屬空間的設立有其必要性,反對她的人則認為,這種立場排斥了跨性別群體,傷害了跨性別者的權益。
![]()
2025年4月英國最高法院的裁決,被羅琳視為對自己立場的支持,她立即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文表示歡迎這一裁決。
到了2025年9月,艾瑪·沃特森在一次播客采訪中改變了態(tài)度,她表示盡管與羅琳存在分歧,但仍然愛著羅琳,珍視她們之間的情誼。
羅琳隨后在社交媒體上發(fā)表了一篇長文,明確拒絕和解。她批評沃特森“對真實世界缺乏經驗,以至于她對自己的無知一無所知”,并認為沃特森的態(tài)度轉變是因為“公開批評我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流行”。
羅琳在長文中提到,當年她創(chuàng)作《哈利·波特》讓沃特森成名時,自己正生活在貧困中,因此她理解,對于那些沒有沃特森那般特權的普通女性和女孩來說,這場爭論意味著什么。
這場爭論在英國社會引發(fā)了廣泛討論,一些人支持羅琳的立場,如扮演海格的羅比·考特拉尼曾表示:“我不認為羅琳說了什么冒犯的話。”扮演伏地魔的拉爾夫·費因斯也質疑針對羅琳的批評是否合理。
![]()
但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為羅琳的觀點傷害了跨性別群體,這場爭論涉及女性權利、跨性別權利、公共空間使用等多個層面,沒有簡單的答案。
從創(chuàng)作魔法世界的作家,到卷入性別議題爭議的核心人物,羅琳的轉變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了解她背景的人能夠理解,她的立場源于自己的生活經歷和對女性安全的關注。
這場圍繞“女性”定義的爭論,不僅關乎一個概念,更關乎權利、安全和社會認同,它揭示了西方社會在性別認同議題上的深刻分歧。
![]()
“羅琳這回硬剛到底我是佩服的,說到底她爭的不是個人恩怨,是普通女性能不能安全上廁所、住監(jiān)獄的基本權利,艾瑪她們站在道德高地上當然輕松,畢竟明星的廁所帶保鏢,普通女工下班晚了的夜路誰走?最高法院裁定出來那一刻,我就知道常識回歸了。”
“這事兒本質是兩代女權思想的戰(zhàn)爭。羅琳屬于老派,堅信生理性別是女性權利的根基;艾瑪代表年輕一代,強調自我認同的包容。但問題在于,當跨性別權利無限擴張,誰來解決強奸犯自稱女性進女監(jiān)的漏洞?雜志把“年度女性”頒給生理男性,簡直行為藝術。”
![]()
“最諷刺的是艾瑪一邊說“愛羅琳”,一邊在BAFTA上暗戳戳補刀“為所有女巫(除一位)”。羅琳被死亡威脅時她遞張紙條寫“為你難過”,換我我也心寒!這哪是和解,分明是看輿論轉向了趕緊挽尊。”
“我理解羅琳對女性空間的擔憂,但直接把跨性別女性等同于潛在罪犯太極端了,難道不該推動更細致的法律設計嗎?比如通過醫(yī)學鑒定或居住時長來確認身份,而不是一刀切否定所有人的性別認同。非此即彼的爭論只會制造對立。”
![]()
“我在英國住十年了,這事真不是“常識勝利”那么簡單。2020年前后“覺醒文化”最瘋時,你說一句“女人是生理女性”可能丟工作!現(xiàn)在最高法院裁定算糾偏,但羅琳被網(wǎng)暴、粉絲站刪資料、HBO切割……這才是最讓人后背發(fā)涼的——今天砸她,明天砸誰?”
“作為哈利波特全書背熟的骨灰粉,看到“鐵三角”和羅琳決裂真難受,丹尼爾和艾瑪忘了是誰給的魔法世界門票嗎?羅琳確實倔,但她從赫敏到納威每個角色都在教我們:堅持你認為對的事,哪怕全世界反對,現(xiàn)在看,有些人只學會了魔法,沒學會勇氣。”
![]()
“補充個背景,英國最高法院裁定前,已有調查顯示65%民眾認為性別只有男女二元,比兩年前漲了6%,羅琳的“頑固”背后是有沉默多數(shù)支持的。艾瑪?shù)膱F隊估計也看到數(shù)據(jù)才轉向,但成年人世界的信任,碎了可粘不回。”
如果你在場,會勸羅琳“較真到底”還是“為和解低頭”?理由是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