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宏偉
![]()
最近,美國大統領在中美元首會談前后,提出“中美G2共治”概念,反復高調宣稱“G2時代來了”。
其實G2不是新概念。美蘇冷戰時期,某種意義上就是G2格局。G3也有先例,比如中美英的開羅會議,美蘇英的德黑蘭、雅爾塔、波茨坦會議。現在還有G7等等。
這些機制的本質是什么?說白了,就是一種多邊協調機制。目的是共同建設和運營國際秩序,進行全球治理。
今天我們再談“全球治理倡議”,實際就是呼吁幾個有擔當的大國,共同負起領導責任,而不是任由某個霸權一國說了算,到處霸凌。
![]()
G2不是要不要搞,而是怎么搞的問題。
既然美國主動提了G2時代,那我們不妨順水推舟,把它變成國際公共產品,既利己,也利他。核心課題是,怎么把它建起來、運轉好。規則得由咱們參與定,不能又被帶歪節奏。
怎么操作?三點硬核建議:
第一,先把中美年度定期峰會機制建立起來。中美每年至少一次元首峰會,最好升級成互訪制,一年兩次。頻率碾壓G7,氣場壓倒G20。
第二,峰會談什么?當然是全球大事,中美關系自然也是重點。雙方先協商,形成共識,然后分頭去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工作。這,其實就是新型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的雛形。
第三,只要峰會一定下來,兩國政府各部門就得跟進協作,整年開會、討論、甚至一起吃飯,久而久之,工作關系順了,人也熟了,G2的架構也就穩了。
![]()
有人問:中國敢不敢接招?
歷史早就給過答案——
2000年9月7日,中國親自倡導推動聯合國五常峰會。希拉克、普京、布萊爾和克林頓都出席了,這也是一個經濟的轉折點;2008年小布什提議六方外長機制,若堅持至今,東亞局勢何至此?
因此,機會不是等來的,是搶來的。如今中國僅參加中日韓總理級年會,格局顯然不夠。
而中美峰會一旦開起來,意義可就大了:
1、只要這會一開,就是世界矚目。
2、等俄羅斯那邊戰事告一段落,它肯定會想辦法擠進來,琢磨著搞G3。
3、如果我們拖拖拉拉,等到俄羅斯和特朗普談妥結束戰爭(俄方一定會把這份功勞給特朗普),同時再附加一個美俄定期峰會機制。到時候人家再“邀請”我們,就被動了。
4、中美峰會若成常態,世界目光必然聚焦。俄、歐、日韓都會搶著“入群”。屆時,誰還敢隨便給中國甩臉色?平時誰還敢隨便給臉色看?日韓肯定也會來求了。
5. 對國際治理而言,中美峰會只要能開起來,其溢出的抑制作用和帶來的穩定效應與威懾力便顯現出來,世界才有向好希望。
6. 大國之間的峰會機制,不是為了“哥倆好”才開,恰恰是因為有分歧、要協調才需要定期開。當年美蘇G2,更是始終為敵手,從頭斗到尾。
總之,G2不是能不能搞的問題,是敢不敢干、會不會干的問題。歷史機遇,稍縱即逝。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