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王藝迪在法國拿到的這個冠軍,說實話,含金量挺足的,你想想,隊友們都提前出局了,就剩她一個人在外國的球場上,周圍的觀眾全是給對手加油的,那種壓力,光是想一想就覺得頭皮發麻,她最后能頂下來,從差點輸掉的邊緣爬回來,這個冠軍獎杯,感覺格外沉。
![]()
贏是贏了,但過程看著是真揪心,比賽一開場,她就連著丟了兩局,你看她正手拉球,老是失誤,一個接一個地出界,明顯感覺那個球路不對,被對手溫特算得死死的,但問題就在于,她好像一下子沒別的方法了,還是用同樣的方式在打,結果就是越打越不順。
這其實暴露了她一個老問題:比賽中的適應性,有時候不夠快,遇到困難,戰術上的“B計劃”好像啟動得慢了點,這不光是這一場球的問題,之前打日本隊的張本美和,大比分領先差點被翻盤;跟隊友朱芊曦打,也曾有一局被打了個16比2,這些比賽都說明,當對手打出她不適應的節奏時,她會陷入一個短暫的“斷電期”,顯得辦法不多。
![]()
技術上的“偏科”,也挺明顯,咱們看球的時候可能都發現了,大迪的打法,有時候顯得有點“直來直去”,她的反手是強項,力量足,很厚實,所以接發球她習慣性地就用反手去懟,但缺點就是,變化少了點,比如反手位的“反撕”這種更高級、更有侵略性的技術用得不多。
正手的失誤這場是真不少,加起來得有二十多次,而且她對溫特發的旋轉球,老是有點“吃不準”,判斷上差一口氣,線路的變化也少,很少看到她用大角度的變線去調動對手,經常是跟對手在同一個位置來回打,這樣對手就很容易防了。
![]()
不過,咱們也得看到她的進步,話說回來,人都是在成長的,你要是對比她今年8月在橫濱和溫特打的那場球,就能發現她這次確實有備而來,上次是稀里糊涂先輸兩局,再狼狽地追回來,這次雖然也先輸,但她的調整明顯更有章法了。
比如,她賽前肯定仔細研究了溫特的錄像,發現溫特怕打中路,所以這場比賽,她就有意識地去攻擊這個位置,效果不錯,在接發球上,她不再那么被動,而是主動地把球“劈長”送到對方底線,不讓溫特舒服地上手進攻,相持的時候,她也學聰明了,知道溫特的正手厲害,就盡量把球送到反手位去糾纏。
![]()
最提氣的就是關鍵分的處理,這絕對是最大的進步,第六局8比10落后,對手握著兩個賽點,這球擱以前可能就交代了,但她那時候特別敢出手,連續發了兩個反手短球,打破了溫特的預期,硬是一分一分咬了回來,決勝局9平之后的那兩分,更是價值連城,這種在刀尖上不手軟的心理素質,是冠軍球員必須具備的,她這次通過了考驗。
所以,這個冠軍給我們什么啟示?這個冠軍,像一面鏡子,一方面,照出了她鋼鐵般的神經和逆境中不愿放棄的韌性,這是成為頂級運動員的必備品質,另一方面,也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她下一步需要練什么。
![]()
在現在這個時代,乒乓球光靠一招鮮是吃不通的,你必須有更全面的技術,更靈活的戰術頭腦,和更快適應陌生打法的能力,對王藝迪來說,她需要在保持自己力量大、相持厚的優勢的同時,去彌補自己的短板。
比如把正手拉球的穩定性和上臺率提上來,把接發球和反手的技術花樣變得更豐富,學會在比賽中更快地“讀”懂對手的意圖并立刻做出改變。
![]()
總之,這個冠軍拿得是真好,真解氣,但它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清晰地指明了前進的方向,贏了比賽,也看清了自己,這學費交得值,對于喜歡她的球迷來說,這個過程雖然看得心驚肉跳,但看著她一步步解決問題,不斷成長,這不就是體育比賽最吸引人的地方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