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在選擇住房方面就不得不考慮到三代人的居住和養老問題了。
那么,究竟什么樣的居住模式最理想呢?
很多人說,年輕人和父母長輩之間最好的距離就是一碗湯的距離,條件允許的話,千萬別買別墅,可以直接選擇一家2套平層門對門,這種既有隱私空間,又能互相照應的居住模式,真的勝過別墅。
![]()
01.為什么越來越多人搬離別墅?
這幾年,不少中產家庭因為高額房貸壓力大,甚至“由富返貧”。有些人買別墅純粹是為了面子,其實真沒必要——面子值幾個錢?還不如住著舒服更重要。
所以,對普通家庭來說,勉強一家人住買別墅,結果不是舒適,甚至可能迎接你的是苦不堪言:
![]()
1、住著沒那么舒服,花銷還大
入住別墅之前,很多人滿是期待,覺得高端舒適。但等到入住后才發現,整個小區幾乎見不到幾個人,晚上更是不敢一個人遛彎,而且在家里每天上上下下跑幾百趟,真的太累了。
還有,住別墅的物業費、電費、地暖是大負擔,一下雨除濕機24小時不能停。而且。別墅防水很難一次做到位,這個就是持久性的投入,特別消耗資金。
就比如之前飾演《瑯琊榜》蒙大統領的明星陳龍,就曝光過自家地下室下小雨。
![]()
![]()
2、打掃是個“大工程”
有潔癖的人根本就不適合住別墅,樓層多了,以后搬運東西打掃衛生都很不方便,尤其是樓梯和那些帶雕花的紅木家具,全是衛生死角。
![]()
3、聯排別墅私密性差
如果買別墅就是為了不被鄰居打擾,那你就大錯特錯,很多人住進去以后才發現,鄰居說話都能聽見,尤其是圖便宜買的聯排邊戶,毫無隱私可言。
![]()
4、蚊蟲太多、潮濕
很多人買別墅之前,幻想著有一個美好的院子,里面種花種菜,鳥語花香。
可真到有個院子之后才發現,自己掉進了別墅的坑,種花種菜種樹需要有足夠的預算,還得花錢請園藝幫忙打理,否則除了蚊蟲,蒼蠅耗子夜貓到處竄。
而且一層梅雨季節地面也容易返潮,濕漉漉的,住著很不舒服。
![]()
還有,過來人的經驗,低于300平米的別墅千萬別買,每層刨掉樓梯和衛生間,剩下的空間就不多了,住進去反而覺得又暗又擠。
不得不說,別墅確實是很多人的奮斗目標,但真的不是適合所有人。
![]()
02.大平層,為啥比別墅更受歡迎?
正因為上面這些麻煩,有人住了兩年別墅后就忍不了,折價賣掉換成大平層。一對比就發現平層的好處很明顯:
1、住平層居住更舒適
別墅雖然空間大,但是多層的設計反而給家里的老人,孩子帶來不便,比如上下樓拿個東西很麻煩。
老人不小心爬個樓,一旦絆倒滾下樓,后果不堪設想。
與別墅相比,平層沒有多余的樓梯和過道,空間利用率更高,而且住大平層里,老人孩子不用天天上上下下爬樓,安全性更高了。
![]()
2、住平層生活更便捷
一般大平層都在城市的核心區,每天不需要開車,半小時去超市才能買到日常用品,樓下幾步路就是超市菜市場,對忙碌的都市人來說,生活更加便利。
對有孩子的家庭來說,不用像住郊區別墅那樣,每天早起一小時送孩子上學,住城區大平層,每天孩子自己步行幾分鐘就能到學校,上學之路簡單多了。
![]()
3、住平層維護成本更低
大平層的維護成本也更低,并沒有別墅那樣的大面積花園和屋頂需要定期打理,也不需要擔心復雜的防水和防潮問題,算下來,一年維護成本起碼可以縮減50%。
![]()
03.門對門,兩家人的溫暖距離
網友@赫雷:
自從和公婆買了門對門的兩套房,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去公婆家吃飯,吃完飯回自己家看電視、擼貓,周末還能過去喝下午茶。這樣的距離真的太幸福了。
![]()
如果是一家人居住,既要考慮到小孩上學問題,又要照顧到老人的話,折中選兩套門對門的平層,真是個很明智的選擇。
網友@如夢:自從門對門居住以后,家里的水電物業費從來沒有交過,從此就過上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而且和老人住對門,一旦父母有個頭疼腦熱的話,也可以及時發現。
![]()
網友@后會有期:
當初和妹妹商量好,買房時特意選的一梯兩戶,妹妹住對門,想著兄妹之間可以互相照應。既沒有鄰居之間的糾紛,平時各自獨立,來往又特別方便。
![]()
大家喜歡這種“一碗湯”的門對門居住模式嗎?歡迎留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