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法治嶗山建設的進程中,有這樣一支隊伍:
他們是為社區治理提供法律意見的“咨詢員”
是代理社區和群眾法律事務的“代理員”
是向群眾傳送法律知識的“宣傳員”
是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的“調解員”
他們就是嶗山區村(社區)法律顧問。
“法澤嶗山”微信公眾號特別推出“嶗山區優秀村(社區)法律顧問風采錄”專題,講述村(社區)法律顧問推進法治鄉村的生動實踐,展現服務民生的工作風采,讓法治之光照亮鄉村振興法治建設之路!
在法治嶗山建設的生動實踐中,沙子口街道的山海之間,活躍著一位堅定的法律守護者——山東齊魯(青島)律師事務所的張楚薇律師。作為沙子口街道“一社區一法律顧問”的重要力量,她以專業為筆、以責任為墨,在基層法治土壤上詮釋著“咨詢員”“宣傳員”“調解員”的多元角色,讓法治之花在社區院落、山海之間絢麗綻放。
一、護航發展,做集體資產的“守門人”
張楚薇律師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深度參與社區治理與集體經濟發展的法治建設。她主動對接社區兩委,全程參與集體決策、合同簽訂等關鍵環節,從法律視角為社區筑牢風險防線。在社區三資清查工作中,張楚薇律師作為沙子口街道前登瀛社區的法律顧問,牽頭梳理超長期、條款模糊等問題合同,針對部分承包(租)方拖欠費用的情況,逐一分析法律關系,精準起草律師函——從法律依據、違約責任、后果警示等方面明確催繳要求,同時耐心與承包(租)方溝通,既闡明法律底線,也兼顧合理訴求,被社區親切稱為“集體經濟的法治守門人”。
二、調解為民,做化解矛盾的“暖心人”
在某社區家庭財產繼承糾紛中,老人去世后,其繼承人因房產分配產生激烈矛盾,甚至一度鬧到“斷絕關系”的地步。張楚薇律師介入后,先分別與繼承人進行溝通,傾聽各自訴求與顧慮,再從法律層面厘清產權歸屬、繼承份額,同時結合家庭情感進行疏導。最終,在她的調解下,所有繼承人達成一致意見,實現“案結事了人和”。事后,社區居民感慨:“張律師不是冷冰冰的‘辦案者’,是能聽懂我們難處的‘暖心人’。”
![]()
三、普法浸潤,做法治文化的“播種人”
“很多居民不是不想守法,而是不懂法;不是不愿維權,而是不知道如何維權。”這是張楚薇律師服務社區幾年來的深刻感受。為此,她將法律宣傳融入日常服務,通過法律講座進社區、發放法律知識手冊等多種形式,圍繞居民最關心的婚姻家庭、財產繼承、勞動維權、老年人權益保障等話題開展普法活動。她的講座從不“照本宣科”,而是結合真實案例拆解法律條款——比如用“繼承糾紛調解案例”講解《民法典》繼承編,用“鄰里漏水案例”解讀相鄰關系,讓枯燥的法律知識從“紙上”走進居民“生活里”。
![]()
從集體資產守護到居民權益保障,從矛盾糾紛化解到法治文化傳播,張楚薇律師以專業扎根基層,以熱忱服務民生,在嶗山沙子口的山海之間,書寫著新時代社區法律顧問的擔當與作為,為嶗山區法治鄉村建設、社區治理現代化貢獻著堅實的“法律力量”。(來源法澤嶗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