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商場停車場或紅綠燈路口,突然被一輛設計前衛的車吸引。線條流暢、燈組犀利,一看就價值不菲。
你下意識地想辨認它出自哪個品牌時,卻發現自己找不到那個熟悉的標志——它掛的是一個你完全不認識的“新Logo”。
![]()
這種“路上邂逅陌生車標”的體驗,在今天的中國街頭正變得越來越常見。尤其是在新能源浪潮下,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汽車巨頭,紛紛派出了掛著“新身份”的成員加入戰局。而這背后,其實藏著全球汽車行業一個公開的“秘密玩法”。
讓我們先看看那些汽車巨頭是怎么做的,這道理就明白了。
最經典的“父子局”:豐田與雷克薩斯
你說豐田的“牛頭標”響不響亮?全球家喻戶曉。
![]()
但當年豐田想進軍高端市場時,如果硬給豪華車也掛個“牛頭標”,告訴消費者“我這可是高級豐田”,你覺得能拼得過奔馳寶馬嗎?
那也太難了。所以,豐田干脆生了個“二胎”,取名雷克薩斯,用全新的“L”車標,從頭打造一個豪華故事。
![]()
結果呢?大獲成功。今天沒人會覺得雷克薩斯“背叛”了豐田,反而覺得豐田真有本事,能養出這么個爭氣的“高富帥”兒子。
最成功的“兄弟連”:大眾集團
大眾集團簡直就是個“汽車宇宙”。
![]()
你想想,主打平民車的大眾,豪華標桿奧迪,尊貴典范保時捷,還有斯柯達、蘭博基尼……它們共用同一個“爹”,但各自有完全獨立的Logo和性格。如果非讓保時捷911也掛上大眾的“VW”標,那畫面太美不敢看。
![]()
正是這種“各立山頭”的策略,讓大眾集團能通吃從幾萬到幾百萬的所有市場,滿足不同口味的你。
國內的“弄潮兒”:自主品牌崛起
咱們國產的汽車巨頭一樣也深諳此道。
比如民營車企代表吉利。你看,有潮流科技的領克(LYNK & CO),有專注高端純電的極氪(ZEEKR),還有探索戶外風格的雷達(RADAR)。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格和專屬Logo,精準地吸引著不同圈層的年輕人。如果全都用一個“吉利”標,反而會讓品牌形象模糊,誰都賣不好。
![]()
再看“精準打擊”的央企東風,近年來也在遵循這一頂級車企才有的發展邏輯,從用戶思維的作為切入點,在以經典“雙飛燕”logo繼續代表其乘商并舉戰略布局背后的可靠與傳承之余,還為其旗下嵐圖、猛士、奕派等新品牌啟用了獨立標識,像組建一支“特種部隊”一樣,讓每個“隊員”都有專攻的特長,瞄準了高端、豪華、主流市場的不同喜好,主動變成了用戶更喜歡的樣子。
![]()
![]()
對我們消費者來說,市場上涌現的“新面孔”越多,往往意味著我們有越多多元化、專業化的選擇,這當然是一件好事。再來放眼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一家車企若能成功打造出多個性格鮮明的子品牌,恰恰是其體系走向成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有力證明。這份蓬勃的活力,當然也更值得我們消費者報以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