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CEO納德拉近日在與OpenAI CEO阿爾特曼共同接受Bg2 Pod播客節目采訪時表示,AI行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障礙不是計算能力的供應過剩,而是缺乏足夠的電力來安裝和使用公司庫存中的AI GPU芯片。
納德拉指出,微軟擁有大量用于AI的數據中心芯片,但由于電力供應不足,一些芯片甚至無法安裝使用。他表示:“現在我們最大的問題不是芯片供應,而是電力和相關基礎設施,導致一些芯片只能存放在倉庫里,無法投入使用。這就是我們今天面臨的難題。”他補充說,公司缺少可直接接入電力的‘溫殼’,即可以部署GPU服務器的位置。
![]()
這一問題的出現已經導致美國部分地區的消費者電費大幅上升,凸顯了高速發展的AI基礎設施正影響到普通家庭的日常生活。OpenAI方面甚至呼吁美國政府每年新建100吉瓦發電能力,將電力視為美國在AI競爭中對抗中國的戰略資產。有專家指出,中國由于大力投資水力和核能項目,在電力供應方面大幅領先美國。
除了電力短缺之外,節目中還討論了未來更先進的消費硬件的潛力。例如未來某一天,可能出現能夠以極低功耗本地運行GPT-5或GPT-6模型的消費級設備,推動AI本地化應用。阿爾特曼認為,這種設備有望徹底改變AI算力分布,不再依賴大型中心化數據中心,可能對現有的數據中心投資構成風險。
與此同時,一些業界人士警告稱,半導體技術若持續推動本地算力普及,企業對AI數據中心的需求可能會提前“泡沫破裂”,帶來整個科技行業乃至非科技公司市值的巨大沖擊。據相關估算,受AI泡沫影響,數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都面臨風險。
這一發展顯示,AI行業的未來不僅取決于算力芯片的數量,電力及基礎設施的配套能力也成為決定能否實現大規模AI應用的關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