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的我買了個榴蓮被公公扔了,我轉頭買10個,他氣得要回老家
![]()
我叫王秀蘭,今年52歲了。
我和老公結婚三十年,感情一直不錯。
兒子大學畢業后留在了城里,還娶了個城里媳婦,叫小雅。
小雅這孩子,懂事又孝順,就是花錢有點大手大腳。
我和老伴退休后,就搬來跟兒子兒媳一起住,幫他們帶帶孩子,做做家務。
一家人住在一起,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但總體來說還算和睦。
唯獨公公,也就是我老公的爸爸,從老家過來后,家里就沒消停過。
公公今年78了,在老家過慣了節儉日子,看不慣我們城里人的生活方式。
尤其是對我兒媳小雅,他總覺得小雅花錢如流水,敗家。
那天,小雅下班回來,神神秘秘地從背后拿出一個大榴蓮。
“媽,你看我買了什么好東西!B級金枕,聞著就香,我們晚上一起吃!”
我接過來掂了掂,分量不輕,看著上面的標價簽,308塊。
我心里咯噔一下。
這一個水果就三百多,也太貴了。
公公正好從房間里出來,一眼就看到了我手里的榴蓮。
他湊過來,皺著眉頭問:“這什么東西,聞著一股臭味?”
小雅笑著解釋:“爸,這是榴蓮,水果之王,可好吃了。”
公公一聽價格,臉立馬就拉下來了。
“什么?三百多塊錢買個這玩意兒?你們城里人錢都是大風刮來的嗎?”
他指著小雅,聲音都高了八度:“你這孩子,太不會過日子了!三百多塊錢,夠我們老家過一個月了!”
小雅的臉一下子就紅了,站在那兒不知所措。
我趕緊打圓場:“爸,小雅也是一片孝心,想買回來給我們嘗嘗鮮。”
“嘗鮮?我看就是敗家!”公公氣呼呼地甩手,回了自己房間,“砰”的一聲關上了門。
晚飯的時候,氣氛很僵。
我把榴蓮切開,一股濃郁的香味飄了出來。
我給公公盛了一塊,放到他碗里。
“爸,您嘗嘗,這個真的很好吃。”
公公看都不看一眼,筷子一摔。
“我不吃!一股怪味!你們愛吃就吃,別給我!”
老公在一旁勸:“爸,小雅買都買了,你就嘗一口,不喜歡就不吃了。”
“說了不吃就是不吃!”公公站起來,端著自己的碗去了廚房。
那一晚,榴蓮誰也沒吃好。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準備做早飯,發現廚房的垃圾桶里,那個三百多塊的榴蓮,整個被扔在了里面。
上面還倒了些剩菜湯。
我當時就愣住了。
公公從房間出來,看到我站在垃圾桶前,哼了一聲。
“一股臭味熏得我頭疼,我給扔了。以后別買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回來。”
我心里的火“噌”一下就上來了。
這是小雅的一片心意,就算你不喜歡,也不能直接扔了吧?
我什么話也沒說,換了鞋就出了門。
我直接去了昨天小雅買榴蓮的那家水果店。
“老板,你這最好的榴蓮,給我來十個!”
老板都驚了,確認了好幾遍。
我付了錢,叫了個貨拉拉,把十個大榴蓮浩浩蕩蕩地拉回了家。
當十個榴蓮擺在客廳地板上時,全家人都傻眼了。
公公從房間里沖出來,指著地上的榴蓮,手都在抖。
“你……你這是要干什么?瘋了嗎?”
我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爸,這榴蓮是我買的,花的是我自己的退休金。”
“小雅昨天買榴蓮,是孝敬我們,您不喜歡可以不吃,但您不該把它扔了。那是孩子的心意。”
“今天我買十個,就是要告訴您,我們家不缺這三百塊錢,但我們缺對家人最基本的尊重。”
“這榴蓮,您要是不吃,我就天天買,買到您習慣為止!”
公公氣得臉都紫了,指著我半天說不出話。
“好,好!你們行!這日子沒法過了!我回老家去!”
說完,他就回房間開始收拾東西。
老公和小雅都慌了,趕緊去勸。
我沒動,就站在客廳里。
過了一會兒,老公出來,一臉為難。
“秀蘭,你看這事鬧的……爸真要走,要不你先去道個歉?”
我搖搖頭:“我沒錯,我不道歉。”
小雅也走過來,拉著我的手,小聲說:“媽,謝謝你。但是爺爺年紀大了,別真把他氣走了。”
我拍拍她的手:“放心,他走不了。”
果然,公公在房間里折騰了半天,也沒見出來。
到了中午,我把一個榴蓮切開,整個客廳都飄著香味。
我把飯菜端上桌,對老公說:“去叫爸吃飯。”
老公硬著頭皮去敲門。
“爸,吃飯了。”
里面沒動靜。
我又對老公說:“你告訴他,今天中午有他最愛吃的紅燒肉。”
老公又去說了一遍。
門“吱呀”一聲開了,公公黑著臉走了出來,坐到飯桌前,一言不發。
我給他夾了一大塊紅燒肉,又夾了一小塊榴蓮放到他碗里。
“爸,嘗嘗吧,就當給我個面子。”
公公看了我一眼,又看了看碗里的榴蓮,猶豫了半天,終于用筷子夾起那塊榴蓮,閉著眼睛塞進了嘴里。
他嚼了幾下,臉上的表情慢慢變了。
“嗯……好像……也沒那么難吃。”
小雅趕緊又給他夾了一塊大的。
“爸,您再嘗嘗這個,這個更甜。”
那天中午,公公一個人吃了小半個榴蓮。
從那以后,公公雖然還是會念叨幾句我們花錢大手大腳,但再也沒扔過我們買的東西。
有時候小雅買了什么新奇的水果,他還會主動湊過來問:“這個好吃不?”
上個星期,公公領了退休金,自己偷偷去水果店,買了個小榴蓮回來。
他別扭地遞給我說:“上次那個……味道還行,你們拿去吃吧。”
那一刻,我看著他滿是皺紋的臉,突然就笑了。
其實,家不是講理的地方,而是講愛的地方。
老人家的固執,有時候只是源于他們過去的生活習慣和對子女的關心。
他們害怕子女亂花錢,過得不好。
我們做晚輩的,多一點耐心和理解,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去溝通,很多矛盾其實都能化解。
就像這榴蓮,聞著臭,吃起來卻很甜。
一家人的感情,不也是在這一次次的磨合中,才變得越來越香甜嗎?
朋友們,你們覺得我做得對嗎?你們家有類似的情況嗎?都是怎么處理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