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影壇再傳悲痛訊息,曾以喜劇形象深入人心的香港資深藝人馮淬帆,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在臺北病逝,終年 81 歲。這一消息由其臺灣友人通過社交平臺正式公布,瞬間引發兩岸三地影迷及業內人士的深切哀悼。而就在離世前三天,馮淬帆剛在社交平臺發文悼念不久前去世的好友許紹雄,一句 “賢弟那邊等,愚兄隨后來” 的字句,彼時已暗含對自身狀況的預知,如今一語成讖,兩位影壇老友在天國重逢,更添幾分唏噓。
![]()
馮淬帆的離世并非毫無征兆,他在悼念許紹雄的文字中,曾用 “身體已瀕臨極限”“在病痛中艱難支撐” 形容自己的近況,這并非夸張的自嘲,而是他晚年身體狀況的真實寫照。早在 2025 年 5 月,他就曾在社交平臺自曝因肺炎感染住院兩個月,出院時雖脫離緊急危險,卻并未完全康復。當時他曬出的近照令人揪心:身形消瘦得幾乎脫相,臉頰凹陷,眼窩深陷,往日熒幕上的精神氣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掩不住的憔悴。他坦言,因肺部功能受損導致血氧濃度持續偏低,出院后必須依靠氧氣機與鼻飼管維持生命,就連日常呼吸都需要器械輔助,生活已然無法自理。同年 10 月,他的病情突然惡化,再度被送往醫院救治,最終未能戰勝病魔,在臺北的病房中平靜離世。
最后亮相:帶病宣傳終作,談笑間藏著滄桑
2025 年初,馮淬帆曾罕見公開亮相,為復出拍攝的懸疑電影《蝴蝶大廈》站臺宣傳。這是他時隔多年重返熒幕的作品,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公開露臉。活動現場的他,早已不復昔日熒幕上的生龍活虎:穿著寬松的深色外套,身形佝僂,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入座,面前的茶幾上始終放著一臺便攜式氧氣機,每隔幾分鐘就需要吸一口氧才能繼續說話。
![]()
面對媒體采訪,他依舊保持著老一輩藝人的從容,談及影片中的角色時侃侃而談,偶爾還會冒出幾句玩笑話,試圖掩蓋身體的不適。他主動提及自己常年被多種慢性病困擾,除了肺炎,還有糖尿病、心臟病和貧血,這些病癥早已伴隨他多年,他早已習慣與病痛共存。當時沒人能想到,這場看似平常的宣傳活動,會成為他與公眾的最后告別,這部充滿懸疑色彩的《蝴蝶大廈》,也成了他留給影迷的最后念想。
演藝生涯:從多面手到 “冷面笑匠”,卻厭惡喜劇定型
馮淬帆的演藝之路,遠比外界看到的更為豐富。1945 年,他出生于廣東佛山,幼年隨家人移居香港,20 歲時便加盟麗的電視臺(亞視前身),正式踏入演藝圈。最初的他并非專攻喜劇,而是兼顧演員與幕后制作,先后在 TVB、佳視等多家電視臺輾轉,既演過長篇電視劇《夢斷情天》,也執導過《香港屋檐下》等電影作品,是行業內公認的 “多面手”。
![]()
真正讓他聲名大噪的,是 80 年代受邀加入電影圈后的一系列喜劇作品。當時在導演楚原的邀請下,他從電視圈轉向大熒幕,沒想到這一轉型竟讓他迎來事業巔峰。1983 年,他與洪金寶、吳耀漢等人合作主演的《奇謀妙計五福星》上映,片中他飾演的 “犀牛皮” 一角,油滑中帶著憨厚,吐槽時金句頻出,與其他四位福星的互動笑料百出,成為影片的經典亮點。隨后,他又接連出演《精裝追女仔》《最佳損友》等系列作品,憑借獨特的 “冷面笑匠” 風格,成為華語喜劇影壇的標志性人物。這些作品不僅在香港創下高票房,更風靡內地、臺灣及東南亞地區,讓 “馮淬帆” 這個名字成為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
喜劇帶來的巨大成功,卻成了他心中的一道枷鎖。后期接受采訪時,他曾直言 “最討厭喜劇”,因為這種類型片讓他徹底定型,觀眾只記得他的搞笑形象,卻忽略了他在正劇、懸疑片等領域的表演實力。這種角色限制讓他倍感束縛,90 年代中期后,他逐漸淡出香港影壇,不再輕易接拍喜劇,作品產量也大幅減少,轉而尋求更具挑戰性的角色。2009 年,他憑借電影《意外》中的 “老伯” 一角,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并非只能演喜劇。
移居臺北:40 年獨居歲月,低調過著平凡生活
1986 年,在香港影壇正當紅的馮淬帆,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 —— 移居臺灣臺北。他曾在采訪中透露,當時選擇離開香港,一方面是因為香港物價高昂,生活壓力過大;另一方面是被臺灣的人文風情吸引,喜歡這里的慢節奏與淳樸氛圍。原本只是抱著 “試試看” 的心態搬家,沒想到這一住就是 40 年,臺北也成了他晚年最熟悉的家園,就連離世也在此地。
![]()
在臺灣的日子里,馮淬帆徹底褪去了明星光環,過著簡單而低調的生活。他一生未婚未育,多年來始終獨自一人居住在臺北的普通公寓里,沒有助理陪伴,日常出行全靠公車、地鐵等公共交通。有臺灣網友曾多次偶遇他,有時他在菜市場挑選蔬菜,有時在街邊小店吃早餐,穿著樸素的棉質衣衫,頭發花白卻梳理得整齊,遇到認出他的路人,他總會停下腳步,禮貌地微笑點頭,甚至耐心簽名合影,毫無名人架子。
![]()
年輕時的馮淬帆曾與汪明荃有過一段青澀戀情,后來還與演員曾慶瑜相戀兩年,最終均因 “人生道路不同” 而分手。對于終身未婚無后的選擇,好友汪明荃曾評價 “單身或許更適合他”,或許在馮淬帆心中,演藝事業與自由生活,才是他真正想要的人生。他在臺灣的社交圈不大,大多是多年好友,閑暇時會約著喝茶聊天,偶爾參與公益活動,其余時間便在家中看書、聽戲,過著與世無爭的平凡生活。
如今,這位陪伴了幾代人成長的 “冷面笑匠” 已然離去,留下的是《五福星》中令人捧腹的 “犀牛皮”,是《精裝追女仔》中吝嗇又可愛的老板,更是一位堅守演藝初心、低調過完一生的藝人。臺北的街頭,再也看不到那個獨自乘坐公車的慈祥老人;熒幕上,再也見不到他既搞笑又傳神的表演。但那些經典作品中的片段,那些藏在笑聲里的記憶,會永遠留在影迷心中,成為華語影壇不可磨滅的一筆。
日前,已有不少影迷自發前往馮淬帆在臺北的故居附近獻花,有人留言 “謝謝你帶來的快樂,一路走好”,有人曬出珍藏多年的電影海報,用這種方式告別這位可敬的藝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