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人說,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嶺。
但我們忘了,劃分生命階段的從來不是一紙退休證,而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方式。
正如白居易在《偶作寄朗之》中寫:"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其實我們忘不掉的,是對生活的熱愛。
青年有青年的拼搏,晚年有晚年的風(fēng)景,都是生命饋贈的禮物,無需比較,不必惋惜。
退休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
握緊這三張底牌,方能安度余生。
![]()
01
讓心態(tài)保持樂觀
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唐·王勃《滕王閣序》
很多朋友老了后,突然不會生活了——操心子女婚姻,擔(dān)憂健康問題,整天唉聲嘆氣。
這樣的狀態(tài),即便衣食無憂,日子也過得沒滋沒味。
而心態(tài)樂觀的人,哪怕病痛纏身,也能笑對每一天。詩詞征稿中,關(guān)注公眾號投稿。
他們明白:衰老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如何老去。
每天記錄一兩件讓自己開心的小事,比如天氣很好、寫了一首好詩、看了一本書。
積攢這些微小的快樂,會讓我們更加享受生活。
正如劉禹錫在《秋詞》中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季節(jié)如此,人生亦然。只要心中裝著春天,生命就不會荒蕪。
蘇軾被貶惠州時已年近六旬,仍能發(fā)現(xiàn)"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樂趣。
不要總說自己老了,只要你心還年輕,歲月只能改變?nèi)蓊仯瑓s奪不走你的精氣神。
02
讓豁達成為常態(tài)
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宋·蘇軾《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曹操在《龜雖壽》中豪邁寫道:"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很多人一退休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愿接觸新事物,不敢結(jié)交新朋友,日子越過越窄。
而豁達的人,把退休當(dāng)作第二次青春:
六十五歲學(xué)智能手機,七十歲開始旅游攝影,七十五歲還在上老年大學(xué)——人生從來沒有太晚的開始。
他們懂得:年齡只是數(shù)字,精彩由自己定義。
生命的寬度從不由年齡界定,而由我們體驗了多少新事物、結(jié)交了多少新朋友來定義。
八十歲的詩友仍在寫詩,你今年才五十歲有什么理由選擇放棄呢?
正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所說:"老當(dāng)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白發(fā)何妨?只要心還熾熱,人生處處是舞臺。
03
讓自己糊涂一點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鄭板橋說"難得糊涂",這四個字對退休生活尤其受用。
子女的事,少插手;過去的恩怨,學(xué)會釋懷;無關(guān)緊要的小事,一笑而過。
這不是懦弱,而是智慧。
遇到不愉快的小事,給自己一分鐘時間生氣或理論,然后主動選擇放下,絕不讓它影響一天的心情。
陶淵明在《飲酒》中道出真諦:"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些事,不必較真;有些人,無需看透。留白處,恰是生活最美的部分。
陸游晚年詩云:"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活在當(dāng)下的人,能從最平凡的日子里品味出詩意。
04
但得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年齡,是光陰送給每個人的禮物。
一歲年齡一歲人,一歲年齡一歲心。
不必終日感嘆"當(dāng)年勇",而要安心享受"當(dāng)下好"。
——心態(tài)樂觀,方能笑對滄桑;
——處世豁達,才能永葆熱情;
——適當(dāng)糊涂,才是大智若愚。
愿你即使兩鬢斑白,依然能說:"我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詩心若無處歸依,
就會在喧囂中沉沒。
我們設(shè)立:守護詩脈群
每日寄詩,互守心燈,
不讓詩脈熄滅。
若你愿意留一盞心燈,
可掃碼入群
今日寄詩已在等你。
05
今日寄詩
夕陽無限好,何須惆悵近黃昏。
如果你也在退休生活中找到新的樂趣,請轉(zhuǎn)發(fā),并在評論里留下: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讓我們都握緊這三張底牌,把晚年過成自己最喜歡的模樣!
*文章內(nèi)容綜合來源于網(wǎng)絡(luò),編輯:拾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