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不批評人,也不曝光丑陋了。就隨便寫點。
11月1日,大同四中的校門口,一名騎電動車的女生在向攤販購買了淀粉腸后,她的電動車鑰匙和家門鑰匙遭到了學校的工作人員搶奪。
當女生哭著索要時,工作人員的態度非常生硬。
該事件經網絡傳播后迅速發酵,很多網友對搶奪女生車鑰匙和家門鑰匙的這名學校工作人員展開了猛烈抨擊,甚至有人使用了“人性最大的惡,就是把最小的權利最大化利用”這樣的言論。
輿情發酵后,我看到大同四中在學校的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情況說明,稱已成立調查組介入此事。但這份回應并未平息網友的怒火。
很多網友認為,在沒有明確禁止性規定且不影響校園管理的前提下,學生的自主消費選擇理應得到尊重。
這應該是網友對大同四中工作人員此次發生的搶奪女生鑰匙行為,感到不滿的重要原因。
因此,部分網友在質疑涉事學校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的同時,甚至還猜測學校之所以禁止學生購買校外食品,本質是為了強制學生在學校食堂或小賣部消費。
事實上,這種猜測存在明顯誤解。
![]()
據我了解,大同四中并非封閉式管理,校內有大量走讀學生。而從女生有電動車的細節來看,其走讀生的身份無疑。
作為不住校的學生,我們都知道他們是無需強制在學校食堂或者小賣部消費的,在放學后,他們完全擁有自主選擇購買淀粉腸或者其他食物的權利。
那么,四中那名穿著馬甲的工作人員又為什么因為女生買了一個校門口小攤販售賣的淀粉腸,就要搶奪她的鑰匙呢?
平心而論,如果理性看待此事,我認為主要原因,極可能是因為校外流動攤販的食品衛生條件參差不齊,可能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而一旦學生食用了這些食品后出現身體不適,家長追責學校的情況并不少見。
這種顧慮,在教育管理中并非不可理解。
或許基于此,大同四中這名工作人員出于對學生健康的擔憂,希望通過扣押鑰匙的方式制止學生購買校外食品。
不過,這名工作人員善意的初衷,卻因為他在女生向他索要鑰匙時簡單粗暴的態度,引發了網友的反感。
![]()
大家對四中的種種抨擊,本質除了對女生的同情,更多是對學校管理存在以傷害學生情感、侵犯學生權益的越界方式表達出的不滿。
以上所述就是我在大同四中女生被學校工作人員搶奪鑰匙一事上,與主流網友不同的一些粗淺看法。
最后,我想說點此事件以外的一個題外話。
那就是教育管理的邊界在哪里?
我們都知道,教育的本質是育人,而育人離不開必要的管理。每個學校的管理方式有嚴也有松,這都是基于對學生成長的考量。
但是,如果負責任的老師因為管理方式略有不妥,就要遭到全網的口誅筆伐,甚至在輿情發酵后,要面臨學校或者教育局的處罰,那么未來還有多少老師愿意主動承擔管理責任?
我想,最終受損的還是學生的成長。
我們每個人都是家長,都有把孩子送到學校的那一天。把孩子送到學校,一是讓他們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再就是接受學校的正確引導和嚴格的管教。
我們肯定不容許學校對學生無底線的縱容。
不過,學校的嚴格管教,也必須建立在尊重學生權益、符合教育規律的基礎上。既要守住安全與規則的底線,也要保留教育的溫度與柔性。
此次大同四中學校工作人員的粗暴行為需要糾正,但網友也應給予這所學校教育管理更多的理解與包容,避免輿論審判過度侵蝕教育的空間。
一根淀粉腸引發的輿情風暴,不僅是對大同四中教育管理的一次考驗,更是對整個教育行業的一次提醒。
教育管理既要守住責任底線,也要把握好方式方法。
如何在嚴格管理與尊重權益之間找到平衡,是教育部門和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