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入校后的職業發展,學校給予每位博士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在教師分類和專業技術職務評聘上,可以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選擇教學為主型、科研為主型、教學科研并重型或社會服務型;有意愿兼任管理崗位的,學校也有相應的政策支持。我們充分尊重每位博士的職業發展意愿,發展渠道暢通,發展空間廣闊。” 11月1日,湖北文理學院舉行第二屆青年學者論壇,黨委書記吳超仲在主論壇交流活動中,現場回應參會青年學者關切,贏得陣陣掌聲。
![]()
學校第二屆青年學者論壇以“才聚湖文 共創未來”為主題,旨在為海內外青年才俊搭建與學校深度對接的橋梁,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匯聚智慧力量。吳超仲出席活動并為新進博士代表發放安家費與科研啟動費,校長杜國鋒致辭。全體在家校領導,襄陽市人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孝鋒,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鄧越敏出席活動。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樊主持主論壇。
![]()
杜國鋒代表學校向參會青年學者表示歡迎。他指出,襄陽是一座崇文尚學、英才輩出的歷史名城,湖北文理學院作為襄陽唯一的省屬本科高校,始終堅持“人才強校”戰略,以最大誠意、最優政策、最好環境匯聚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杜國鋒表示,湖文是“希望之地”,發展態勢蓬勃向上,學校從1958年襄陽師范專科學校起步,到2018年獲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24年入選“湖北省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單位,各項事業發展蒸蒸日上,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創大申博”藍圖正逐步成為現實,為青年人構筑了可以托付未來的堅實平臺。湖文是“人生舞臺”,干事創業平臺廣闊,學校提供堅實的科研支持,構建多元的發展平臺,營造溫暖的成長氛圍,助力學者潛心科研、舒心從教、全面發展。湖文是“溫暖家園”,安居樂業保障有力,學校以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與安家政策解決后顧之憂,全力協調人才公寓、配偶安置與子女入學等關鍵事務,真正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杜國鋒代表學校向青年學者們發出誠摯邀請,期待大家選擇湖文、扎根襄陽,共同譜寫事業發展新篇章。
![]()
主論壇上,物電學院2025年新進博士周雄峰分享了選擇襄陽、加盟湖文的心路歷程,表達了對學校人才政策與發展環境的充分認可。土建學院2023年入職博士尹曉萌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展現了在湖文取得的科研與教學成果。
吳超仲為拔尖人才周海鷹博士、杰出人才馬冬冬博士發放安家費與科研啟動費。
![]()
學校新能源汽車與智慧交通、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傳承創新、食品科學與現代康養等3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的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學科群的建設成果與發展前景,展現了學校在交叉學科與特色領域的布局與潛力,為青年學者搭建清晰的學科對接路徑。
交流互動環節,與會青年學者就普遍關心的引進條件、引進待遇與職業發展問題踴躍發言,校領導現場答疑,會場氣氛熱烈。
![]()
![]()
![]()
![]()
主論壇結束后,與會人員在圖書館廣場合影留念。隨后,青年學者分赴各教學科研單位參加分論壇,深入開展學術交流與崗位對接,70余人與學校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
本屆青年學者論壇是2025“百名博士襄陽行”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0月31日下午舉行的主會場活動中,杜國鋒與重慶大學楊書益博士簽訂就業意向協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張樊作題為《人才引領 驅動“創大申博”新征程》引才宣介,學校2025年新進博士代表馬冬冬、鄭佳作交流發言,學校6位教授、博士及所在單位主要負責人分別與企業簽訂校企雙聘協議和項目合作協議。
![]()
![]()
![]()
在襄期間,青年學者們參觀了襄陽規劃展覽館、重點企業,了解襄陽城市發展與人才政策;還走進學校臥龍校區,感受校園建設的現代化氣息與蓬勃活力。
來自海內外知名高校的128名青年博士,學校人事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教學科研單位的負責人及教授博士代表等參加活動。
來源:湖北文理學院官網
編輯:張秋雅
初審:蔡晨
復審:程威
終審:王禮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