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朱立倫正式卸任國民黨主席,鄭麗文在眾多國民黨重量級人物的見證下,接過了新任黨魁的印信,正式成為該黨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帶頭人。在就職演說中,鄭麗文語氣堅定地指出:“臺灣目前正處于最困難、最危險的時刻。”她強調,國民黨必須肩負起歷史使命,改變這一現狀。
朱立倫在交接儀式上表現得極為誠懇與謙和,多次表達感謝,全場共說了十次以上“謝謝”,回顧了過去四年國民黨所經歷的風雨,特別是2024年“大罷免”風波中,最終以“31:0”驚險反罷免過關。他坦言,國民黨已走到必須改革與團結的關頭,期盼在鄭麗文的領導下,國民黨能凝聚共識,開創未來。
![]()
在就職演講中,鄭麗文喊出“讓國民黨從羊群變成狼群”的口號,誓言徹底改變國民黨過去軟弱、搖擺的形象。她表示,要在臺灣同胞最苦、最危難的時刻,堅定地站在一起,絕不退縮,不達目標誓不罷休。臺下的馬英九聽后深受觸動,幾度眼眶泛紅,甚至當場拭淚。
馬英九的落淚并不令人意外。臺灣媒體分析認為,他感動的不僅是新舊交替的儀式感,更是看到了一位敢于擔當、迎難而上的新一代國民黨帶頭人。在國民黨背負21億新臺幣債務、黨產凍結、資源匱乏的背景下,鄭麗文仍毅然挺身而出,這份勇氣與使命感令馬英九動容。學者沈政男評價,鄭麗文的演講風格一如她30年前在臺大時那般充滿理想與激情,甚至將其比作近代革命先驅秋瑾,預示她或將開啟“國民黨2.0”時代。
![]()
就職典禮現場,朱立倫、馬英九、吳伯雄、洪秀柱、韓國瑜、蔣萬安等藍營要員悉數到場,象征著國民黨主流派系對權力交接的尊重與支持。當被問及對鄭麗文的期許時,前主席洪秀柱語重心長地表示:“做帶頭人,就要有任謗的勇氣。”她指出,無論外界贊譽或批評,都應保持冷靜,若無過錯,便無需畏懼。這一觀點與朱立倫的期許不謀而合。在兩岸議題上,洪秀柱強調,不要那么復雜,依“一中憲法”,未來謀取統一。
鄭麗文的上任,被外界寄予厚望。許多人期待她能重塑國民黨的戰斗力,扭轉長期低迷的士氣,重振藍營聲勢。然而,也有不少人持觀望態度。畢竟,要真正要擊敗民進黨、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仍需面對嚴峻的現實挑戰。
![]()
值得注意的是,典禮現場雖冠蓋云集,但仍有多位重量級人物缺席,引發外界對國民黨內部團結的隱憂。包括臺中市長盧秀燕、新北市長侯友宜、桃園市長張善政、基隆市長謝國梁等四位縣市首長,均以“公務繁忙”為由未出席。此外,前“立委”王金平及多位地方縣市長也未到場。更引人關注的是,曾參與黨主席競選的郝龍斌、張亞中,以及在選舉期間屢屢對鄭麗文提出質疑的趙少康等人也未現身。如此大規模的重要人物缺席,反映出國民黨內部派系分歧依然深刻,團結之路仍充滿挑戰。
總體來看,鄭麗文上任后將面臨三大核心難題:
![]()
第一,整合黨內派系,實現真正團結。國民黨長期存在“深藍”“淺藍”“本土派”“改革派”等多重勢力,山頭林立,利益盤根錯節。鄭麗文雖以高票當選,但并未完全獲得所有派系的認同。如何化解內部矛盾,凝聚共識,避免政策被內斗掣肘,是她執政的首要考驗。
第二,解決財務危機,重建組織戰力。國民黨目前負債高達21億新臺幣,黨產受限,地方黨部運作困難,青年人才流失嚴重。若無法開源節流、重建財務基礎,再好的政見也難以落實。鄭麗文需在短時間內提出切實可行的財政改革方案,恢復黨的組織活力。
第三,推動兩岸交流,促進經濟發展與統一進程。這是最關鍵也最復雜的挑戰。鄭麗文已明確表態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并愿赴大陸協商,推動兩岸和平合作。然而,這一立場將面臨三重阻力:一是民進黨必然以“標紅”為由發動輿論攻擊;二是國民黨內部維持現狀觀點的掣肘;三是外部勢力,尤其是美日,可能通過政治、經濟手段施壓,干擾兩岸互動。
![]()
鄭麗文能否成功,2026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將成為關鍵試金石。這場選舉不僅是檢驗她領導能力的戰場,更是國民黨能否重拾民意、為2028年布局的前哨戰。時間緊迫,挑戰重重,鄭麗文能否在風浪中穩住航向,帶領國民黨走出低谷,推動兩岸關系破冰前行,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