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高氣爽,陽光正好。10月28日,潁泉區火營果蔬合作社的種植基地,一座座大棚里綠意盎然,工人們正忙著為草莓苗清除雜草。翠綠的葉片間,白色的小花綻放,早熟的草莓悄悄染上了紅暈。“有了‘一鏈一險’,種草莓心里更踏實了。”看著長勢喜人的草莓苗,合作社負責人張殿興語氣篤定。
種植戶的底氣,源于日前市財政局聯合人保財險阜陽分公司專門為草莓產業量身定制的“一鏈一險”保險模式。
潁泉區聞集鎮草莓種植面積達2.4萬畝,年產值突破10億元。“聞集草莓”先后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國家綠色農產品、安徽省區域公用品牌。
![]()
全媒體記者 王彪 攝(資料圖)
聚力破解草莓產業發展中的“后顧之憂”,以“農業保險+”改革守護鄉村美好果實,市財政部門結合全市農業產業布局與發展現狀,完善財政支持政策,積極統籌協調、全程指導,聯合人保財險阜陽分公司,推出了草莓產業“一鏈一險”,包含“設施大棚+雇主責任+一路順達+地理標志侵權”四維保險組合產品,為產業關鍵風險點提供全鏈條、立體化的風險防護。
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潁泉草莓產業“一鏈一險”試點為省內首創,首批承辦保費規模1.7萬余元,總保險金額75萬元,為草莓產業生產經營主體提供“種、加、儲、銷”全鏈條保險保障。
此次,張殿興為自家種植的30多畝草莓投保的“全鏈條保險”,覆蓋了從草莓種植到運輸等環節的保障。
![]()
全媒體記者 王彪 攝(資料圖)
今年以來,市財政局聚焦鄉村產業振興核心需求,以“農業保險+”改革為重要抓手,推動構建政策性保險托底、商業性保險補充的多層級保障機制,助力我市優勢特色產業加速發展。截至9月底,全市特色農業保險規模穩居全省第二,商業性農業保險規模位列全省第一。
接下來,我市將全面總結潁泉區草莓“一鏈一險”的試點經驗,擴大保障覆蓋面,讓更多農業經營主體享受到政策紅利。
同時,市財政局將指導各縣市區結合本地農業產業特色,因地制宜探索“農業保險 +”改革新模式,逐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案例,推動“農業保險 +”成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穩定農戶收入的重要舉措,著力打造具有阜陽特色的“農業保險+”改革樣板工程。
來源:阜陽新聞網
記者 汪文婕 通訊員 姜莉 田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