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前,我在深圳工作那會,每次走到深南大道兩旁密密麻麻的高樓間,就忍不住感嘆:“國家在這兒畫個圈,真是畫對了!”
這時候,我們公司新來的會計也總會接一句:“要是也在咱東北畫個圈,誰還背井離鄉跑這老遠了?!”
這話說得沒毛病!
結果你猜怎么著?2025年10月,國家真給東北畫圈了!
從最近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這個“圈”——也就是“長春都市圈”,可能將成為真正振興東北的一個新起點。
為啥這么說?咱們慢慢聊。
![]()
.01
“長春都市圈”來了
10月17日,吉林省發改委副主任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長春都市圈發展規劃》已經在8月22日正式獲得國家批復。
這標志著全國第18個、東北第二個國家級都市圈正式落地。
雖然具體規劃還沒公開,但從發布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干貨不少:
第一,長春都市圈包括長春、吉林市、四平、遼源四個城市的部分區域,總面積2.97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10萬;
第二,都市圈將構建“1351”空間格局,以長春為中心,聯動長吉、長平、長遼三大組團,發展文旅、醫藥、制造、農業、能源五大產業帶,還要打通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的科創走廊和對外開放通道;
第三,未來要打造1小時通勤圈,三年內落地60項民生實事,比如高鐵互通、醫保聯辦等。
![]()
在很多人印象里,長春算是東北“F4”(沈陽、大連、哈爾濱、長春)里最低調的一個。
但這次都市圈獲批,加上最近落地的一批大項目,讓不少人眼前一亮:
比如寧德時代在長春布局“時代車城”,聚焦新能源汽車展示和銷售;
宏成光電產業基地一期投了近45億,聚焦光電信息;
中科生物醫藥產業園要做干細胞研發和細胞制備,打造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研發與生產基地;
長光衛星航天信息產業園二期投資9億,打造衛星數據生產基地;
京東也跟長春簽了協議,劉強東說未來三年在長春投資再翻一兩倍……
這些項目涵蓋新能源、生物醫藥、光電、航天、物流等多個新興領域。
可見這一次長春的產業轉型決心!
![]()
.02
長春都市圈有啥特別?
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講。
首先,在吉林省內,長春是典型的“首位度高,但輻射力不夠”。
2024年,長春GDP占全省53.1%,全國第二,但大家對它“強省會”的印象不深。
盡管如此,我們從沒聽說過長春是強省會的,這是為何?因為它的帶動力還不夠。
長春人口占全省約39%,但人口吸引力一般,去年凈流入僅0.67萬人。
產業上,長春和吉林市都主打汽車,遼源、四平等地在新能源、農業、康養等方面和長春的協同還不夠緊密。
![]()
從整個東北地區來看,東北需要一個能在產業和地理上帶動全局的“超級城市”。
大伙兒瞅瞅“東北F4”的地理格局就知道了!
目前東北還沒有一個城市進入全國GDP前20。
國家要振興東北,就必須首先選定一個抓手作東北振興的窗口,用前沿優勢產業和優質的配套服務留住人才。
而長春地處東北地理中心,往南可輻射遼中南,往北可聯動哈爾濱,位置非常關鍵。
從地理的輻射意義來看,長春的先天優勢最為明顯。
![]()
那么之前不是已經有沈陽都市圈了嗎?
其實兩者定位不同:
沈陽側重裝備制造和交通樞紐,長春側重汽車工業和高新技術;
此外,沈陽都市圈以遼中南工業帶為基礎支撐東北南部,長春都市圈發揮地理優勢帶動中部,兩者共同推動東北振興?。
從外部環境看,長春市乃至整個吉林省堪稱東北亞經濟腹地中心,正好卡在東北亞的“十字路口”:
往南可聯動中日韓產業鏈,往北可對接俄羅斯能源資源,還能關注朝鮮的開放可能。
一旦東北亞合作啟動,長春都市圈就有機會從“東北老鐵”升級為“東北亞老鐵”。
![]()
長春都市圈能不能扛起重任,關鍵要看三件事:
第一,營商環境能不能從“熟人好辦事”變成“生人也好辦事”。
“投資不過山海關”這話雖然絕對,但也點出了一些問題。
現在寧德時代、京東這些“南方來的和尚”,帶來了新理念、新規則。
它們就像“鯰魚”,有望推動形成“按規矩辦事,不用求人”的氛圍。
第二,能不能真正留住人才。
東北缺的不僅是頂尖科學家,還有技術工人、工程師、服務業人才。
新興產業聽著高大上,最終得有人干活。
一方面,工資待遇和發展機會要跟上;
另一方面,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也要提升。
尤其是吉林本地的吉大、東北師大等高校培養的人才,得想辦法把他們留下來。
第三,都市圈內部能不能真正“抱團”,而不是各干各的。
很多都市圈都有類似的問題——嘴上說協同,實際各算各的賬。
要打破這種局面,不僅要改革考核機制,還要設計出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機制。
修高鐵、建1小時通勤圈容易,難的是拆掉心里的那堵“墻”。
![]()
現在,國家批復有了,大項目也來了,東風已到,關鍵在于實干。
期待有一天,在東北寒冬臘月、張燈結彩的過年時節,街坊鄰里能聊起:
“誰家孩子在長春發展得不錯”
“誰家女婿在吉林市創業挺成功”
“誰家孩子在吉林大學搞科研,正攻關關鍵技術……”
真到那一天,東北這片黑土地,一定會越來越有奔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