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清風(fēng)明月逍遙客
吳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山東蓬萊人,民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愛國者、中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lián)軍總司令。秀才出身,后投效北洋,并成為直系軍閥首領(lǐng)曹錕的第一戰(zhàn)將和智囊。吳佩孚善于用兵,富于韜略,軍事才能在當(dāng)世中國武人中堪稱首屈一指,兵鋒所指,無不披靡,更為世人矚目。在其軍事生涯前期,曾一戰(zhàn)安湘、再戰(zhàn)敗皖、三戰(zhàn)定鄂、四戰(zhàn)克奉,有"常勝將軍"之名。其人格品德更甚高,既講求五倫八德,也醉心佛老之道,有《循分新書》、《正一道詮》、《明德講義》、《春秋正義證釋》等著述傳世。
![]()
吳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潔自守,為人忠直,至性至情,稱得上是北洋集團中乃至民國政壇軍界中的佼佼者,華北淪陷于日偽之后,愈顯其晚節(jié)彌堅。最后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而不可侵犯的氣節(jié)(1939年12月4日被日本軍醫(yī)殺害 )。他還是亮相《時代》雜志封面的首位中國人,被《時代》雜志稱為"Biggest man in China "。
張學(xué)良曾點評過吳佩孚:“我最不佩服吳佩孚,他是西蜀無大將,廖化為先鋒。說到他作戰(zhàn),那是毫無能力,我真是看不起他。第二個次直奉大戰(zhàn),叫我們給打個稀里嘩啦。我都不知道他怎么會得到那么大的名氣……”
1932年,張學(xué)良邀請吳佩孚去北平。一下火車,吳佩孚就質(zhì)問張學(xué)良:“為何不打?”
張學(xué)良說:“兵力不足,打不過。”
吳佩孚說:“軍人最大的光榮就是犧牲!”
在宴會上,吳佩孚更是指著張學(xué)良的鼻子大罵:“你這樣搞,你老爹的棺材板都立起來了!你要是不敢打,把軍隊借給我,我把土地搶回來,再還給你!”張學(xué)良啞口無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