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泛歐人力資源公司SDWorx搞了個大動作,直接把歐洲打工人的工資滿意度底給扒了出來。
這場調查不是小打小鬧,覆蓋了16個歐洲國家、15個工種,足足問了16000名員工,連雇主那邊的想法也一并摸清了。
![]()
結果一出來,矛盾點全暴露了——有人覺得工資給少了,有人說給夠了,還有的國家認知和現實根本對不上。
一、整體認知:員工和雇主各說各的,差了15個百分點
先看最核心的一組數據,就能明白兩邊的分歧有多大。
SDWorx的調查顯示,總體而言,49%的歐洲員工都覺得自己的薪酬偏低。但雇主那邊的說法完全是另一回事,64%的雇主堅稱自己給的工資很公平。
這就意味著,近一半員工在抱怨“錢不夠”,超六成老板覺得“給多了”,雙方的認知差了15個百分點,基本是各說各的。而這種認知鴻溝,在英國和愛爾蘭表現得最夸張。
![]()
這兩個國家的雇主和員工對“公平薪酬”的理解,差距直接超過20個百分點,是所有受調查國家里最大的。
說白了就是,老板覺得自己已經很大方了,員工卻覺得壓根沒給夠,兩邊完全不在一個頻道上。
二、分國家看:巴爾干最愁錢,荷蘭人笑得最開心
工資滿不滿意,國籍是個關鍵變量。整個歐洲基本分成了兩派,一派愁眉苦臉,一派相對淡定。
愁眉苦臉的主要是巴爾干地區的員工。斯洛文尼亞有60%的受訪者說自己的實際收入低于應得水平,塞爾維亞是59%,克羅地亞緊隨其后,占58%。
這三個國家穩穩占據了“最不滿意榜單”的前三名,可見當地員工對工資的怨念有多深。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荷蘭和比利時,這兩個國家的員工滿意度最高。
![]()
超過60%的人都覺得自己的收入足夠,不用為錢太發愁。羅馬尼亞以58%的滿意度排第三,英國也不差,57%的人覺得收入充足。
有意思的是,英國雖然員工滿意度不算低,但前面說了,它和愛爾蘭一樣,雇主和員工的認知鴻溝最大。老板覺得自己給得慷慨,員工卻不買賬,這種內部分歧比其他國家更突出。
三、按行業扒:醫療教育最鬧心,荷蘭行政崗成“香餑餑”
除了國家差異,行業之間的差距更是大到驚人。有的行業抱怨聲快掀翻屋頂,有的行業卻沒幾個人吐槽。
先看荷蘭的“神仙行業”。荷蘭的行政及后勤服務行業員工,對工資的抱怨率低到離譜,只有14.5%。也就是說100個人里,只有不到15個覺得自己虧了。
排在后面的是荷蘭公用事業的員工,比如工程師、電工、管道工這些,抱怨率也才17%。連荷蘭公務員的抱怨率都只有23%,放在全歐洲都是相當低的水平。
![]()
但全歐洲范圍內,可不是所有行業都這么舒坦。醫療保健行業的員工最不滿意,56.5%的人覺得工資給少了。
教育行業緊隨其后,54%的人有怨言,制造業也沒好到哪去,51%的人在抱怨。這三個行業堪稱“不滿重災區”,估計平時工作強度大,收入卻沒跟上。
抱怨率最低的三個行業倒和荷蘭的情況有點呼應,分別是金融業、建筑業和行政服務業,抱怨率都略低于45%。看來不管在哪,行政服務類的工作似乎都更容易讓員工對工資滿意。
還有幾個“極端案例”得提一下。斯洛文尼亞的醫護人員直接拿下了“全歐最不滿”的頭銜,74.7%的人都在抱怨工資。
德國酒店餐飲從業者排第二,73%的人不滿意,瑞典教育工作者也有72.7%的抱怨率,這三個行業和國家的組合,簡直是“不滿天花板”。
四、性別貓膩:認知和現實差太多,這些國家藏得深
工資滿意度里還有個更復雜的問題——性別差異。但這里面的門道特別多,很多時候員工的“感覺”和實際情況根本不是一回事。
![]()
先看整體趨勢,女性比男性更覺得工資低。51.5%的女性認為薪酬過低,男性的比例是47%,差了4.5個百分點。但不同國家的情況能分出好幾種類型。
第一種是“認知和現實擰巴”的,典型代表是德國和克羅地亞。德國的男女員工對薪資的滿意度幾乎沒差別,男性是53.8%,女性是54.4%。
可歐盟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德國的性別薪酬差距高達17.6%,在歐洲排第四。也就是說,男女收入明明差了一大截,但員工自己沒感覺到,這反差太明顯了。
克羅地亞更有意思,它在“感知到的性別不平等”里排第二,女性抱怨得很厲害。但實際的性別薪酬差距只有7.4%,屬于歐洲最低的水平之一。
這說明當地女性覺得自己被虧待了,可現實里的差距并沒那么大,可能是信息不透明導致的誤解。
第二種是“認知和現實對上了”的,比如芬蘭和挪威。芬蘭男女的薪資滿意度差距是12.4個百分點,男性明顯更滿意。
而它的實際性別薪酬差距是16.8%,在歐盟排第七,感知和現實基本吻合。挪威也一樣,男女滿意度有差距,實際薪酬差距也達到了12.8%,沒什么水分。
還有個特例,西班牙、德國和英國這三個國家,覺得薪酬不公平的男性比例居然高于女性。不過這種差距不大,算是打破了“女性更不滿”的普遍規律。
五、雇主視角:眼里只有員工福祉,性別差距排不上號
員工這邊吵得熱鬧,雇主那邊的關注點卻完全不一樣。
![]()
最關鍵的一點是,雇主們根本沒把性別薪酬差距當回事。全歐洲只有35%的雇主重視這個問題,芬蘭更夸張,大概四分之一的雇主才承認有這個問題。
要知道芬蘭的性別薪酬差距不算小,可老板們就是沒放在心上。
更直接的證據是“多元化、公平與包容性”在雇主的優先事項里排第15位。這意味著在26個需要處理的人力資源問題里,它屬于最不重要的那一檔,基本被無視了。
那雇主們到底在關心什么?排前七位的優先事項分別是“員工福祉”“人才保留與流動”“招聘錄用”“員工敬業度”“薪酬福利”“混合辦公模式”“內部溝通與透明度”。
這些全是和“留人”“招人”直接相關的問題,說白了就是怎么讓現有員工不跑路、怎么招到新人。
最不受重視的是企業品牌形象,在26個選項里墊底。從這個排序能看出來,雇主們的思考很實際,全是眼前的人力資源難題,至于性別公平這種“慢問題”,根本沒精力管。
最后總結:歐洲工資的三大真相
這場覆蓋16國的大調查,其實扒出了歐洲打工人工資的三個核心真相。
![]()
第一,滿意度徹底分裂。不是簡單的“滿意”或“不滿意”,而是按國家分,巴爾干愁錢、荷比淡定;按行業分,醫療教育鬧心、行政金融淡定;按性別分,多數國家女性更不滿,但有三國例外。
第二,認知和現實常脫節。員工覺得的“公平”和實際收入差距是兩碼事,德國、克羅地亞就是典型,這背后可能藏著信息不透明的問題。
第三,雇主和員工不在一個頻道。員工關心工資夠不夠、公平不公平,雇主關心能不能留住人、招到人,雙方的訴求差得太遠。
至于開頭說的“荷蘭辦事員是不是歐洲打工人的夢想”,雖然沒法直接證實,但看14.5%的抱怨率,說它是“最省心的工作之一”,應該沒人反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