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期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與臺灣省“代表”林信義會面,并在社交媒體上高調曬照、使用帶有政治暗示的稱謂,引發中方嚴正抗議。這一事件再次暴露出高市早苗在臺灣問題上立場曖昧、言行失當,折射出日本某些政治人物在外交原則與現實利益之間的危險偏行。
![]()
高市早苗X賬號發布會見林信義圖片
一、故意挑戰一中原則
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與領土完整,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無論是《中日聯合聲明》還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日本都在正式文件中承諾“充分理解并尊重中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上的立場”。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前提,是維系兩國關系穩定的政治基礎。
然而,高市早苗卻在明知臺灣問題高度敏感的情況下,仍以首相身份與臺方人員會晤,并刻意以“總統府資政”相稱,實質上是在挑戰既有的外交底線。這不僅違背了日本政府歷來承諾的一個中國原則,也在國際上釋放了錯誤信號,助長了臺獨分裂勢力的幻想。
![]()
高市早苗與蔡英文
高市的做法,是其涉臺問題劣根性的表現,她曾多次叫囂“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多次“竄訪”臺灣,甚至說要給臺灣提供安保。前腳剛會見中方代表,后腳就和臺灣省的“代表”會面并稱其“偽職”,可見其處事之狡猾。
二、無知挑釁必遭回擊
高市早苗此次會晤并非“偶然之舉”,而是其上任后刻意塑造政治姿態的一環。她通過社交媒體(X)主動發布照片、公開宣傳,顯然意在借涉臺議題提升個人政治形象,迎合國內右翼輿論。
然而,這種將外交議題當作國內政治籌碼的做法,既短視又危險。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關鍵能源通道與產業鏈合作方。中日經貿、人文、科技等領域的互依程度之深,早已超越單純的雙邊關系。日本若因一時政治作秀而損害兩國互信,不僅難以換取實質利益,反而會增加經濟與外交的不確定性。
![]()
高市早苗與賴清德
事實上,日本國內不乏理性之聲。多位學者與前外交官指出,高市早苗的做法“違背外交常識”“天真過頭”,甚至擔憂她將使日本陷入與鄰國關系全面緊張的境地。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在當前亞太地緣政治日益復雜的背景下,任何挑動臺灣問題的舉動,都可能成為地區局勢不穩的引爆點。
高市早苗的冒進行為,體現出她在外交素養與戰略定力上的嚴重缺陷,她雖然是個老政治家,但在對華關系上還是十分幼稚,這種短視操作,必將迎來中國的迎頭痛擊。
三、若合作當務實
中日兩國在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擁有廣泛合作空間。包括與臺灣省在內的區域經濟互動,也有助于促進亞太地區共同繁榮。中方長期以來并未否定這種經濟文化交流,只是明確反對任何帶有“官方色彩”或“政治承認”的接觸。
![]()
日本駐臺北機構
這為日本的對臺交往提供了清晰邊界,可以在民間、經貿、科技、文化等領域進行務實合作,但必須嚴格避免政治化、官方化和象征化。
換言之,日本完全可以在不觸碰政治紅線的前提下,推進區域經濟合作與供應鏈互聯互通,而不是以臺獨議題制造政治噱頭。
外交的藝術在于拿捏分寸,真正高明的外交,不是靠“作秀”博取掌聲,而是靠穩健、理性贏得信任。高市早苗如果真想推動中日合作,就該以穩定為前提,以互信為基礎,而不是以故意刺傷中國的神經。
四、回歸理性才是日本的出路
過去數十年的事實證明,中日關系雖有摩擦,但在經貿、科技、人文等領域的合作始終是亞洲發展的重要引擎。任何破壞這種關系的冒險舉動,最終都會讓日本自身付出代價。
高市早苗若真有戰略遠見,就應摒棄政治炒作思維,以理性、穩健、務實的態度處理臺灣問題。
![]()
臺灣駐日機構
日本社會也應警惕被無腦政治人物裹挾的危險。以對華對抗來迎合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不僅無法增強日本安全,反而可能削弱日本的外交空間,使其在地區大國競爭中陷入孤立。
真正的強國不靠“姿態”取勝,而靠智慧贏得尊重。
高市早苗的涉臺失言與失策,提醒日本必須重新思考:是要走一條繼續與中國對抗的冒險之路,還是回到以合作、理性為基礎的外交正軌?
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任何挑戰這一原則的行為,都將遭到堅決反對。日本若繼續在中國核心利益及敏感問題上玩火,當心到時候新賬老賬一起算,受罰的還是他們自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