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軍迷圈子里又是一片“歡呼”,10月27日,有軍迷洋洋灑灑寫了挺長的文章,慶祝我國的“超大隱身無人轟炸機”曝光,這款轟炸機被稱為“無人版轟-20”,在外媒那里則被稱為“攻擊-X”,總之看起來就“很強”。
這固然值得高興,但軍迷們也難免會追問,“無人版轟-20”都有了,那轟-20呢?它遲遲不亮相,是因為要搭載“驚雷-1”,還要能隱身、能超音速飛行嗎?那么,轟-20會不會一出場,就成為全球最強的轟炸機呢?
![]()
· 不能兼顧的“不可能三角”?
前幾天,美國的“戰(zhàn)區(qū)”網站突然曝光了一款“超大型隱身無人轟炸機”,還給它取了個“攻擊-X”的名字,據說這是“攻擊-X”首次升空。
根據外媒的推測,這款無人機雖然不是我們無人機里最大的,但是在隱身無人機里面,肯定是全球尺寸最大的——其翼展長達42米,比美軍的B-21都要大一點,只比B-2小那么一點點。
![]()
所以,大家都覺得這架無人機肯定是用來配合甚至“替代”轟-20執(zhí)行一些作戰(zhàn)任務的。這個消息固然令人興奮,但大家也難免會想問,那么轟-20到底什么時候會亮相呢?
好幾年前,大家就已經覺得,殲-20都亮相了,轟-20肯定不遠了。后來“九三大閱兵”彩排,大家看到了不少“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的“好東西”,又開始猜,這次轟-20總該亮相了吧?
但是還沒有。可“九三大閱兵”的時候,“驚雷-1”空射導彈亮相,大家又開始覺得,轟-20肯定正在研究怎么搭載“驚雷-1”,再加上隱身、高超音速,一亮相就是“全球最強”。
可這種事情真的有可能發(fā)生嗎?可能性好像不太大,因為最大的問題是,對飛機來說隱身、超音速和大載彈量是“不可能三角”,幾乎不可能同時出現。
![]()
為什么?因為如果想要飛機實現超音速飛行,那么外形就要“纖細”,內部空間就更小,大載彈量就難以實現;隱身性能也是類似,因為隱身要求外表光潔、減少反射,這和大載彈量的要求也是矛盾的,所以很難實現。
有人說,中國人就擅長干這種很難實現的事情,當然這也不是真的干不成。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把飛機造得更大,起飛重量在300噸以上,理論上轟-20就可以實現8000公里以上的“續(xù)航”,還能實現“一定時間”的超音速飛行。
![]()
如果再加上“驚雷-1”,那么恐怕轟-20真的可以做到“世界最強”,可這值得嗎?
· 超音速轟炸機,“過得”并不怎么樣
如果說硬要這樣“堆”出一個“世界最強”,說出來好聽,但對我們來說其實是一件不劃算的事情,因為它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
![]()
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只要看看美國和前蘇聯就可以明白了。美蘇都是有超音速戰(zhàn)略轟炸機的,蘇聯的圖-22曾經是反航母主力,可在俄烏沖突中,改進過的圖-22M3暴露出了穩(wěn)定性低、操作性差等很多問題,明明它主要在俄羅斯境內巡邏,可掉了一架又一架,損失的比圖-95MS還多。
美國的B-1B也沒好到哪里去,只要美國空軍削減轟炸機,就優(yōu)先看B-1B,這足以看出美國空軍有多不喜歡這款轟炸機了。
![]()
當然,超音速轟炸機中最負盛名的肯定是圖-160“白天鵝”了,這款轟炸機的起飛重量已經達到了275噸,雖然還沒有達到300,也是鋼鐵巨獸了。
至今為止,“白天鵝”還是俄羅斯戰(zhàn)略轟炸機的象征,但其出動的頻率很低,就是因為成本實在太高,出動它也“不劃算”。
![]()
而如果轟-20要做到300噸的起飛重量,那么恐怕成本就會更高,何必呢?從現在的情況來看,轟-20根本不需要超音速突襲,能夠實現高亞音速和優(yōu)秀隱身性能,就已經足夠了。
· “驚雷-1”可能不會裝備在轟-20
再考慮一下“驚雷-1”,不少人覺得,“驚雷-1”配合轟-20,那轟-20的威懾力又可以提升一大截。畢竟是“空射核導彈”,威懾力肯定是比其他的導彈更強一點的。
![]()
不過,問題也在于“驚雷-1”是我國在空射核導彈領域的首次突破。盡管“九三閱兵”中“驚雷-1”已經亮相,說明已經裝備到部隊,但“首次突破”必然意味著有不足和升級改造的空間,可以更加完善,所以,它可能就不會用在轟-20上。
“驚雷-1”最佳的運用方法,應該是先裝備在轟-6K上,建立起我國轟炸機配合空射核導彈的作戰(zhàn)體系,并根據實際情況對“驚雷”進行改進升級。
![]()
畢竟,轟-20雖然不可能同時裝備超音速、隱身和大載彈量,但一旦問世,也會是我軍的劃時代裝備。在這樣的情況下,是“驚雷-1”去適應轟-20,而不是轟-20去配合“驚雷-1”進行改造。
畢竟,相對于隱身轟炸機來說,研發(fā)“驚雷”系列的成本似乎已經很低了。況且,對于導彈來說,本來也是平臺更加重要,畢竟平臺實質上也決定了導彈能否成功發(fā)射、能夠飛到哪里。
所以,總的來說,我們對于轟-20的“要求”也不必太高。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其定位應該接近美國的B-21,這是一款美軍正在研發(fā)的最大航程為8000公里的遠程打擊轟炸機,具有隱身性能,可以搭載空射核導彈。
但毫無疑問的是,轟-20雖然在定位上與之接近,但在細節(jié)上肯定還是與之有所不同,甚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超越B-21的,這也一定會成為我們轟炸機劃時代的裝備。
![]()
對此我們也不用失望,因為就算轟-20飛得“慢”一些也沒關系,因為等到沖突爆發(fā),大家并不會真的在意到底誰飛得快、誰飛得慢,重要的是“能活下來”“能打下去”。況且,我們一旦在轟-20上取得突破,接下來還一樣可以進行改造,總歸能夠實現我們的理想,不是嗎?
參考資料: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