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厲害了,我國新型航空發動機再次領先世界,一旦裝機服役,將讓殲35的航程提高50%,讓殲36的速度突破4倍音速。這是什么發動機呢?什么時候能服役?
![]()
中科院某院報告截圖
可能,很多朋友比較熟悉變循環發動機,由美國提出的概念,1957年美國首次測試成功,優勢是可以在不同飛行模式下實現亞聲速、超聲速和高超聲速飛行中的最優性能匹配,設計理念還是非常先進的,只是工程化落后了。
當然了,美國目前還沒有實現變循環發動機的服役,美國已經給出的時間表是——預計2030年實現裝機服役,而我們中國2025年11月3日已經宣布完成整機地面與高空臺實驗,計劃2028年實現裝機服役,大家覺得,這意味著什么嗎?
![]()
三涵道變模態發動機
首先,我國完成的“變循環發動機”并不是美國那種傳統變循環,我們是創新的“三涵道變模態發動機”,性能遠遠高于傳統的變循環發動機。那么問題來了,高到什么地步呢?
其次,看圖說話,下圖是我國中科院某院的報告截圖,注意看重點,我用紅色框框起來的部分文字,“單位推力增加約47%”,“耗油率降低了約37.5%”,也就是說如果我國戰機安裝了這種新型發動機,那么,航程基本可以提高50%,速度上也會大大提升,如果是殲36的話,速度應該可以突破4倍音速,音速是1225公里每小時,那就是4900公里每小時。
![]()
中科院某院的報告截圖
然后,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該新型三涵道變模態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吧:
模態一:主燃燒室開啟,這是亞音速巡航;
模態二:涵道燃燒室開啟,開始超音速巡航;
模態三:第三涵道開啟,開始高超音速巡航。
![]()
工作原理圖示
也就是說,我們不是提前實現美國PPT,也不是彎道超車,而且實現了換道領跑,創新設計,開啟了三種工作模態,各模態之間可以自由切換,實現戰機在亞音速、超音速和高超音速之間主動切換發動機工作模態,而美國的變循環發動機技術是被動匹配戰機速度。
![]()
中科院報告截圖
簡單來說,裝備變循環發動機的戰機,加速巡航時,隨著速度的不斷增加,發動機被動匹配飛機。
而我國三涵道變模態發動機,是先開啟想要的速度,主動切換發動機模態,完全做到按需分配燃油,所以非常節約用油,耗油率大大降低。
總結一下:我國說計劃2028年實現量產服役,基本上都能實現,而美國說2030年實現服役,一般都要打個問號,多次推遲了。
為什么我國強調三涵道變模態發動機2028年服役呢?
個人看法是與我國六代機服役時間契合,換句話說,應該是為殲36和殲50準備的新型發動機。
大家覺得如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